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田园秋色     提问时间: 2005/7/23 22:18:14
邮箱:
问题:
 
张连翔专家, 你回复的我的问题是不是说可以密植呀,我怎么和你联系,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5/7/24 8:17:51

     沙棘尽管不是豆科的,但有根瘤菌,条件好时,长成乔木;条件不好时,长成灌木,望你注意张专家提出的观点的前提条件。

      杨树,就是一个乔木树种,而且是大型乔木树种。正如张专家所说,除非你是用于纸浆林,密度可大一些外,其它情况,我认为不可行。苎麻也是造纸的好原料,它的密度高。

      再说,杨树如果一直保留高密度,用一个词形容比较恰当:弱不禁风,风一吹不是连根拨起也是风吹而折断。

      个人观点,供你参考!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5/7/24 8:29:11

其实,专家们的联系方法在专家们的自我介绍中都有 。点《专家中心》、再点专家的名字,就有了。

张专家的联系方法:

联系方式:地 址:(122400)辽宁省建平县叶柏寿镇8号小区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电 话:0421-7826420

(O) 0421-7826430

(Fax) 0421-4860285

(H) 13942112010

E-mail:zzllxx5168@yahoo.com.cn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7/24 10:02:18

对不起,我的局域网出现点儿问题,故障刚刚排除,迟复为歉。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7/24 10:04:12

我的联系方式周专家已经正确无误地介绍给您了,您可通过任何方式随时与我联系。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7/24 10:07:57

我提出的“适度聚集式栽培模式”同样适合速生林。其实,宽行窄带造林就是一种“聚集”形式,但它只是向“聚集”迈出的一小步。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7/24 10:12:49

“适度聚集式栽培模式”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揭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智慧还无法与大自然相比,大自然的进化史远远高于人类,她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是不可抗拒的。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7/24 10:19:25

举个简单的例子。自然恢复起来的植被,就不会有病虫害,难道真的没有任何病虫存在嘛?非但不是,而恰恰相反,那里的病虫种类(多样性)要远远多于人工林,只是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平共处罢了,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7/24 10:23:29

我敢说,人工林的规则株行距的设计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错就错在它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病虫害问题、土壤肥力问题,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不改变,我就惩罚你。难道不是吗?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7/24 10:26:52

建议你和其他有关人员找有机会读一读日本农学家福冈正信老先生的力作:“一根稻草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和“自然农作法”,你就会明白许多道理。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7/24 10:31:19

我们现在提出“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天人合一”等等,说明人类已经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是从“抗拒”的失败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或许就是人类的聪明之处吧。但是,这方面的路子还很长很长,任重道远啊。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7/25 8:09:02

田园秋色网友,我愿意就这个问题继续与您交流。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