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适宜的造林地
1.土壤质地和有效层深度,107杨树生长最适宜的土壤质地是沙壤、轻壤,在粘重土壤上生长不良。适宜的土壤有效深度应达80-160厘米以上。
2.土壤PH值在7-8最为合适,介于中性偏酸-微碱性土,生长良好。土壤含盐大于0.1%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二、细致整地
整地方法和深度根据立地条件决定,平原沙滩的沙壤至中壤土,一般可采用全面深翻25-40厘米,再挖直径1米,深0.8米的大穴。在地下水位较深时,植树穴可以小些,但深度应大些。在比较粘重的土壤上植树,穴应尽量大一些,在河滩沙地上应用带状整地的方法,沿植树行挖1-2米宽,0.8-1米深的壕沟,回填时可将壤土或表层土填在主要根系分布层,如果土壤沙性过大,可由粘质土与沙土相混合,均匀后回填。
三、选用良种壮苗
用2年生苗木,地径为3厘米以上,苗高4米以上的苗木或当年生一级苗。起苗前圃地应灌水,运苗时保湿,如有失水过程栽前将苗木置入汪塘中浸泡一昼夜。
四、栽植技术
1.掌握时间:根据我省正常年份的气候条件,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以苗木顶梢带叶栽植为最佳时机,若提前必须将叶剪去(严禁用手撸),以确保成活,秋栽后必须浇透水。春季造林,应掌握在发芽之前5-7天为宜,如过,成活率就会降低。
2.科学栽植:在沿河滩地和阶地推广深栽造林方法,深度达60-80厘米,栽植后浇透水,待水全部渗透后,根部再培上土堆,防止风干及大风刮倒刮歪。实践证明,用深栽法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大。
3.合理密度:若培育30厘米以上的大径材,采伐年限为8-10年,可采用4米ⅹ6米或5米ⅹ5米以上的株行距。采伐年限为4-5年,2米ⅹ3米的株行距是极限密度。采伐年限为6-7年,可采用3米ⅹ3米,2米ⅹ5米,3米ⅹ4米的株行距。
五、科学管理
1.合理施肥:营造杨树丰产林,应多施有机肥料,造林时应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000千克以上,集中施入植树穴内根系主要分布层,幼林间作农作物要结合增施有机肥料,化肥的施用量和肥料的比例,要根据土壤养量及树木的要求而定。2-3年生的幼林一般每公顷每年追氮肥30-60千克,4年以上的幼龄林一般每公顷追氮肥60-120千克比较经济有效,磷肥与有机肥掺合后作肥用,每公顷用过磷酸钙750千克左右,造林后每隔1-2年配合氮肥,追施过磷酸钙750千克左右。
2.及时浇水: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70%以上,小于45%时应及时灌溉,每年至少灌3次,可分别在4月下旬、5-6月份、7-8月份(若降水多可不灌溉),以及10-11月份进行,确保杨树的健壮生长。
3.适度修枝:对林内的病枝、弱枝、过密枝在每年的秋末初冬进行疏除,并移出林外。修枝时应掌握的原则是,在使林内保持通风透光的基础上,让树冠逐年上移促进长高,修除下部的枝条时,一定要使切口平滑,均匀不留橛子。
六、病虫防治
1.叶部害虫:(1)杨树卷叶蛾(杨黄卷叶螟)。一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诱杀。二是在幼虫孵化时及时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2)杨扇舟蛾(白杨天社蛾)。喷洒80%的敌敌畏1000倍液或10%的敌杀死2500倍液杀死幼虫。
2.树干害虫:(1)白杨透翅蛾。用50%杀螟松或50%磷胺乳油20-60倍液,涂沫排粪孔,用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泡孔或蘸药棉堵孔,杀死幼虫。(2)光肩星天牛。成虫盛期用10%广效敌杀死1000倍液喷冠。幼虫期用50%杀螟板乳油剂2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200倍液喷干杀死初龄虫。用上述药剂或久效磷、辛硫磷1000倍液注孔,用磷化锌毒签插孔均可杀死龄幼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