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qmsanhe     提问时间: 2009/11/29 20:58:06
邮箱:longbx@126.com
问题:
 

请问专家:

        我家住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当地正在修建穿越楠竹林地的公路,有大量楠竹和竹鞭被挖出,请问①如何进行竹鞭移植栽培?②春季移植母竹后第二年能长竹笋吗?③推荐一本通俗易懂并能买得到的楠竹移植栽培书籍和教学光盘。

        谢谢!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11/29 21:23:22

     栽培技术要点
    (一)移竹造林技术
    1.造林整地
    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包括清理林地、开垦和挖掘栽埴穴等三个工序。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垦整地,坡度较大(15~25度)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整地,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全垦整地是将造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面深翻25—30厘米,将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点挖栽埴穴。
  在坡地上挖穴时,应注意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带宽带距视坡度缓陡及栽埴密度而定,一般为3米左右。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后沿带开垦,翻土深度40厘米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块状整地是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埴点,清除各栽埴点周围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按栽埴点挖穴。无论那种整地方式,都须在挖栽埴穴前确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毛竹移竹造林每亩密度20一35株;株行距可用5×6米或4×5米;栽埴穴的规格是穴长1.5米,宽0.8米,深0.5米左右。
  2.造林季节和方法
  毛竹造林的良好季节是冬季和早春(即十一月至翌年二月)。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兜造林、实生苗造林(播种育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应用最广。移竹造林首先应选好母竹。母竹以竹龄2—3年生、胸径3--6厘米、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林中竹为宜。挖母竹前应作好标记,使之在竹林中分布均衡。挖掘时,则先应判断好竹鞭的走向(一般与母竹秆基椭圆形的长边方向平行),再细心扒开土找到竹鞭。向母竹引伸过来的鞭称来鞭,留30一40厘米截断;延伸出去的鞭称去鞭,留70—80厘米截断,然后沿鞭两侧逐渐挖掘。挖取时要多带宿土,做到不伤鞭根,不伤笋芽,不伤“螺丝钉”(竹秆与竹鞭连接处),不伤母竹。挖出后,留5—7盘枝,砍去竹尾。母竹运输的路途和时间越短越好。远距离运输必须用稻草或蒲包包扎,保护好鞭芽和“螺丝钉”,并随时浇水保湿。栽埴时先在穴底垫上表土10一15厘米,然后解去母竹捆扎物,轻轻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再填土、踏实。填土深度要比母竹原入土深度高3--5厘米,填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烂鞭。填土踏实时,要防止损伤鞭根和笋芽。栽后浇足“定兜水”。
    (二)竹林培育技术
    1.毛竹用材林培育技术
    (1)护笋养竹。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关键措施。其措施:
  ①严禁挖鞭笋。竹鞭的幼嫩梢头称为鞭笋。夏秋季节,毛竹竹鞭生长旺盛,如挖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蔓延,而且使来年竹笋少,成竹质量差。
  ②谨慎挖冬笋。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毛竹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用材竹林培育中,若滥挖冬笋,就会直接影响来年的春笋和新竹的产量。但因受气候、营养等因素限制,会有一部分冬笋不能出土而死亡,故在“冬至”前挖掘浅鞭冬笋,既可促进春笋生长发育,又可增加竹林收益。用材竹林挖掘冬笋中,必须要在护笋的前提下,科学谨慎地挖取。挖掘冬笋的方法是在大年毛竹林内选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竹株,沿去鞭的方向找到泥块隆起、龟裂或脚感松软的部位,小心开穴挖取。掘取后必须覆土填平。可在覆土前放入少量腐熟的饼肥,但需防止肥料与竹鞭直接接触。
  ⑧精心管春笋。“清明”至“立夏”(四、五月份),是毛竹春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强管护。严禁挖掘健壮春笋,特别对换叶的小年竹林内的春笋更应加强留养及管护,以免竹林出现明显的大小年,影响竹林总产量,使竹林年年保持稳产。对那些病虫笋、路中笋、小笋和歪笋等应适时疏除。盛期笋成竹率高,质量好,应少疏多留;后期笋则应多疏少留;初春零星露头笋应一律挖除。竹笋出土的末期,竹林中常出现不能成竹的笋称为“退笋”。“退笋”亦应及时挖掘,既可增加收益,又可防止竹林养分消耗。识别退笋的特征是:笋生长缓慢,笋梢松散、无光泽,箨干缩,箨毛枯萎,早晨箨叶与无“露水”。此外,还要在春笋期的竹林内严禁放牧,防治笋期中的病虫害。
    (2)修山垦复。修山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散布于林地,使其腐烂为有机肥料。修山每年进行l一2次,时间是7—9月,只进行一次的时间最好在7月初。垦复就是深挖,在每年的秋冬季进行。20度坡以下的平缓竹林地进行全面垦复,垦复深度20~25厘米;20—35度坡的竹林地可采用隔年隔带的等高带垦复,带宽及间距皆为3米左右}35度以上的陡坡竹林地,可每年浅锄一次,隔年(大年出笋成竹后)深挖一次。结合垦复深挖要清除竹林地内的大石头,挖掘竹林地内的树兜、竹兜及老竹鞭。同时,垦复深挖要注意不伤竹鞭及笋芽。
    (3)竹林施肥。毛竹生长快、产量高,吸收土壤养分多,必须通过施肥补充土壤营养物质。肥料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施肥量每年每亩可施有机肥50—100担或饼肥150一200公斤,塘泥100一200担。有机肥在秋冬结合垦复挖沟或挖穴埋入土内。施用速效性水稀释化肥或人粪尿,最好在夏季毛竹生长季节或出笋前后一个月内施入。施用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且应氮、磷肥混合施用。每亩可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如果进行伐桩施肥,则须先打通竹兜内竹节,每伐桩兜内施入尿素或碳酸氢铵0.25一0.5公斤,再复土密封。
    (4)适时钩梢。在风大、冰冻雪压严重的地方,可采取适当钩梢的办法防止风倒秆破。钩梢一般不能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留枝不得少于15盘。钩梢在冰冻年的10—12月进行。对冰冻雪压不严重或每亩立竹密度不足的竹林,则不必进行钩梢。
    (5)合理采伐。合理采伐包括正确确定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方法、采伐强度及合理的立竹密度。毛竹林为异龄林,只能采用龄级择伐方式。择伐年龄应以1—5年生蓄养、6—7年生填空抽砍、8—9年生除个别填空外,全部砍伐利用的原则进行。为了正确掌握每株立竹的年龄,可在每年新竹成竹后,用油墨在竹秆上标明年份。采伐季节应在冬季低温干燥、竹子生理活动减弱、竹材力学性能好、不易虫蛀的季节进行。采伐方法应在伐前根据竹龄、竹株分布,竹子生长状况及病虫害为害等情况,按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先标明应伐竹株,然后再采用齐地伐倒的方法进行。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最好每两年砍伐一次,即在大年的冬季进行;花年竹林可在每年冬季除按上述原则选择应伐竹株外,还应选择竹叶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小年竹株砍伐,切忌砍竹叶浓绿的孕笋竹株。毛竹用材林的竹林密度以保持每亩200~250株为好。其年龄组成最好是1年生、2—3年生、4—5年生竹各占25%左右,其余6—9年生竹占25%左右。
    (6)低产林改造。为了扩大毛竹林面积,挖掘现有竹林的生产潜力,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除新造竹林外,可在现“竹林中选择一部分低产竹林改造成丰产林。改造对象应魁坡度平缓,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每亩现有立竹100-140株的毛竹林。改造技术参照上述培育技术实施。先期其关键措施是护笋养竹、严控采伐量,可适当保留8—9年生竹,促使立竹尽快恢复到每亩2∞一250株的竹林密度。
    (7)防止竹林开花结实。毛竹林内的竹株开花结实后,竹株光秃无叶,竹秆枯黄死亡.所连的竹鞭发黑腐烂、失去萌发力。故毛竹林应尽量控制和抑制竹株开花结实。对尚未开花的竹林,应在水肥、抚育、防病虫等措施上加强管理,以推迟竹林衰老成熟,抑制开花结实。当竹林出现个别开花竹株时,应及时砍掉开花竹株,挖出老鞭竹兜,进行全面松土,增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每亩20公斤)、或尿素(每亩5—1 0公斤),仍可推迟或抑制竹林开花。当竹林出现成片开花竹株时,应全部砍去开花竹株,每2 3年进行轮换带状或块状松土,挖掉老鞭竹兜,增施氮肥,敷盖青草,覆培客土,保留护养新发不开花的小竹子。这样,经过2—3轮,即5—6年可使全林复壮更新。
    2.毛竹笋用林培育技术
    (1)土肥管理。土壤是毛竹生长的基础,肥力是影响竹林丰产的主要因子。毛竹笋用林培育的土肥管理技术的主要措施是:
  ①选地及林地清理: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立竹基础好的毛竹纯林改造成毛竹笋用林或笋、竹兼用林。首先砍除林地杂灌,挖除老竹兜、树兜和清除石头,创造竹鞭生长的良好环境。
  ②全垦深挖:改制竹林的第一年深翻可在6月中旬进行,也可结合挖冬笋在12月至翌年1月的冬季进行。深翻深度30—40厘米。全垦深翻时避免损伤幼壮竹鞭及竹鞭上的鞭芽和鞭根。
  ③林地施肥:施肥是笋用林或笋、竹兼用林丰产的关键。据分析,每生长1吨鲜笋需消耗土壤中的氮5.1公斤、磷1.5公斤、钾5.4公斤左右。因此,要及时对笋用竹林或笋、竹兼用竹林的林地进行肥料补充。肥料以有机肥为佳,如堆肥、栏粪、菜枯、垃圾等。施肥每年二次为好。第一次在冬季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人畜粪2500-3000公斤,或菜饼250~300公斤,或埋青4000—5000公斤。方法是:把有机肥均匀撤入林地,结合冬垦和挖冬笋翻入土内20一30厘米的深度。第二次施肥是在挖春笋后,以速效化肥为主,时间以6—8月竹鞭排芽前为宜。方法是:在毛竹兜上方挖半园形水平沟条施,深15—20厘米,施后覆土。施肥量可参照上述每生长1吨鲜笋所消耗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数量加以补充,但所补充的养分一定要超过带走损耗的养分,才能保证竹林产量不断提高。因为挖笋带走的养分数量中,不包括竹的秆、枝、叶所消耗的养分及土壤流失的养分、被土粒固定不能直接利用的养分和林下其他植物所消耗的养分。这些,在施速效化肥时都应考虑进去。一般土壤母质中,钾的含量较丰富,所以,施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特别要增施氮肥。为了增加土层有效厚度,提高竹笋品质,还应结合施排芽肥或孕笋肥进行培土,即把塘泥、菜园土、林外表土等挑入竹林填7一l0厘米厚。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夏末至秋季以迟效肥为主地增麓一次孕笋肥。
    (2)竹林管理。笋用竹林与用材竹林一样,为获得竹笋高产,除要有一个良好的地下土肥环境外,还必须有竹林地上的合理立竹密度和竹龄结构。笋用竹林的地上管理措施是:
  ①护笋养竹:若现有竹林为大小年竹林,则建立笋用林初2~3年内要大年少挖笋,小年基本不挖笋,禁止挖冬笋;若是花年竹林,则要尽量留养小年毛竹,使竹林达到每亩有健壮立竹150 -2∞株,且分布均衡、龄级合理。
  ②适时留竹:毛竹春笋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出土。“清明”前后10天出土的春笋多数是浅鞭笋,笋小,不宜作母竹留养;“谷雨”五天以后出土的春笋多数是老弱竹及同鞭末期笋,亦不宜作母竹留养。应选择“谷雨”前后五天出土的大、壮、深的春笋作母竹留养,并采取先留后选、边留边选的方法均匀留养。
  ③合理砍伐:通过合理砍伐使笋用林经常保持2—5年生孕笋竹占优势比例,其竹龄组成最好为:1年生、2—3年生、4—5年生竹各占30%;67年生竹占10%,用以补空地。毛竹笋用林的砍伐亦采用龄级择伐法(同用材林),7年生以上的老竹一般不留。砍伐季节也应在冬季进行。砍伐后要随即挖除竹兜或进行破兜施肥。
    (3)笋的挖掘和培育。合理的挖笋、培笋技术可提高竹笋的产量和品质。
  ①春笋的挖掘和培育:春笋的挖掘与培育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进行。挖春笋要掌握“早期笋、前期笋及时挖、全部挖,中、后期笋选留母竹,末期笋全部挖光”的原则。对前、中期发的笋,笋箨尖刚露土就要挖,即挖泥下笋。此时笋的品质好、笋价高,又可减少竹林养分消耗。对中、后期发的笋也要在笋高10厘米以内及时挖掘,即挖泥上笋。春笋出土期间可每隔一天挖一次。挖笋后的笋穴应及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人畜粪及2%左右的尿素水溶液后再覆土。注意所施肥料不要直接接触竹鞭。
  ②冬笋的挖掘与培育:在笋用林中挖掘冬笋是合理的。每年11—12月竹林土中的笋已笋体粗大,是挖冬笋的好季节。冬笋的挖掘方法有沿鞭翻土挖、土裂开穴挖、结合冬垦挖三种。挖笋后,先用翻起的少量生土覆盖竹鞭,再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最后填平沟或穴。
 
     建议登录下面网站,有很多栽植技术:
 
  

 

回复专家:吴海勇,回复时间:2009/11/29 21:56:59

 

    一、造林地的选择和准备

     1、造林地选择

    (1) 在区域地段上宜选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谷地和坡向朝阳的平缓坡地。忌风口和低洼积水地。
    (2)在土壤物理性质上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通气良好的壤土(香灰土)和沙壤土或粘壤土。忌重粘土和过于干燥瘠薄的沙荒石砾地。
    (3在土壤化学性质上宜选以沙岩、页岩、石英岩、花岗岩为母岩的酸性
土。忌含盐量在0.1%以上的盐渍土和以石灰岩为母岩的pH8以上的钙质土。

    2、造林地的准备

    (1清理林地要注重环保,禁止全垦整地,防止水土流失。

    (2根据当地母竹资源和经济条件确定合理密度配置栽植点。密度能密则密,以利提早成林。一般工程最低密度为300/hm2(即水平株行距不得超过5.5m×6m),特殊建设工程则有特定的密度要求,如防护林国债项目造林最低密度为600/ hm2(即水平株行距不得超过4m×4m)。配置方式以梅花形为好。

    (3挖好栽植穴。穴规格为长100cm,宽60cm,深40cm,在坡地上,长边要与等高线平行。挖穴后表土回填。此项工作宜提前1个月完成。

    二、母竹的选择、挖掘和运输

    1选择母竹。栽竹是靠母竹所连竹鞭抽鞭发笋,蔓延成林,所以选母竹是从竹株来选竹鞭。一般应选13年生,枝叶茂盛,分枝较低,无病虫害,胸径36 cm的竹株做母竹。就近移竹造林可使用1年生母竹。远距离调运, 则以23年生抗性较强的母竹为宜。
    2
挖掘母竹。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一般毛竹竹秆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 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离母竹40cm左右挖土找鞭,按来鞭30cm左右、去鞭4050cm的长度截断,带宿土2530kg取出。取出前在母竹的北向或上坡做一记号,以利栽植时保持方向的一致。挖掘母竹时还要注意保护鞭芽,少伤鞭根, 不要猛摇竹杆,以免松离带土和扭伤母竹与竹鞭连接的“螺丝钉”。挖起后留枝35, 用利刀砍去竹梢。

    3运输母竹。提倡就近移栽,随挖随运随栽。远距离运输时要用稻草、麻袋、塑料薄膜等将竹兜鞭根和宿土一起包好扎紧, 装卸搬运时要防止损伤母竹, 途中要浇水润土, 避免风吹日晒,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就近栽竹,可不必包扎,但挑、背、抬运母竹时也必须防止震落宿土,损伤芽和根。

    三、母竹的栽植  

    1适时栽植。栽竹时间以11月底至翌年2月底为宜。梅雨季节,如雨水充足,也可栽竹。母竹运到后,要及时栽植。栽竹还要注意天气,如连续天晴干旱,则不宜栽竹。

    2使鞭根自然舒展。栽竹时,根据竹兜大小和带土情况及母竹原朝向,适当修整定植穴和垫土,解去包扎,放下母竹,要顺应竹兜形状,使鞭根自然舒展,不强求母竹竹杆直立成行。

    3使鞭根与土密接。竹兜下部要与垫土密接,上部略低于地面,回入表土,自下而上,分层塞紧竹兜周围,使鞭根与土密接(有水源条件的最好浇足定根水),覆土培成镘头形,再盖上一层松土,高于地面1015cm

    4树支架防风摇。如在当风处或母竹过于高大,栽后应设立支架,以防摇晃。
 

 

回复专家:吴海勇,回复时间:2009/11/29 21:59:07

 

楠竹(毛竹)的造林

 

      
      
      1、造林地选择
      楠竹适生于温暖、湿润、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其要求的土壤条件是:喜土层深厚(50厘米以上),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酸性至中性(PH值在4.5-7.0)的砂质壤土和壤土。干燥瘠薄、石砾过多或过于粘重的土壤不适宜种植毛竹。由于毛竹具有强大的地下鞭根系统,最深可达1米,因此造林地的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过高则会导致竹鞭和竹株死亡。
      楠竹造林,尤其是笋用毛竹林,最好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干燥、多风、贫瘠的山脊和容易积水的洼地均不宜发展竹林。
      2、造林整地
      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和成林速度。整地可分为全面、带状和块状三种方式,要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
      (1)全面整地:包括清理林地、全面开垦和打点挖穴3个工序,翻土深度一般为25-30厘米,并要除去大的石块、树蔸。
      (2)带状整地:在坡度较大(15度以上)的宜林地适用带状整地,带宽一般为2-3米,在带上定点挖穴。
      (3)块状整地:在25度以上的陡坡或劳力不足的情况下,可进行块状整地。在确定栽植点的1米周围内清除杂灌、挖穴造林。
      3、造林密度
      可适当加大造林密度。用母竹造林密度控制在每亩30-40株(4×5米或4×4米),实生苗造林密度还可适当大些。
      母竹造林穴长100-150厘米,宽50-60厘米,深40-50厘米。实生苗根据植株大小而定,一般1年生分蘖苗造林,穴长、宽各50厘米,深30厘米;2-3年生小母竹造林,穴长70-90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
      4、造林季节
      在冬末、春初的12月至次年2月栽竹。
      5、造林技术
      (1)、楠竹的生长发展是靠地下竹鞭生长蔓延来实现的,一般以营造楠竹纯林最好;在高寒山区,可营造楠竹、常绿阔叶树混交林。
      (2)、楠竹造林可采取母竹造林、截竿移蔸造林、竹鞭造林、实生苗造林等方法。当前,以母竹造林在生产上应用最广。
      a、母竹造林:母竹最好选用2-3年生的壮龄竹,因其所连竹鞭一般是3-5年生的壮龄鞭,母竹胸径不宜过大,一般在3-4厘米,大年竹最好,以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竹株为宜。
      母竹的挖掘,首先要判断竹鞭的走向。大多数竹子第一盘枝条所指的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相同。挖掘母竹通常用锋利的锄头,在离母竹30-50厘米处,轻轻地挖开土层,找到竹鞭来去方向,按来鞭30厘米去鞭40厘米长度截断。截断竹鞭时,面对母竹,用锄头斩断竹鞭,要求截面光滑。然后,沿竹鞭两侧逐渐深挖,掘出母竹并要求鞭、蔸多带宿土。挖母竹时,不要摇动和硬搬竹竿,母竹挖倒后,地上部分保留4-5盘枝叶,砍去顶梢,砍口平滑成马耳形。
      母竹的栽植。在整好地的穴内用表土垫底,拣去草根,并踏实,将母竹放入穴内,竹鞭要深浅适当,其深度比原来生长深3-5cm,在竹鞭下要塞满潮湿的表土,然后在根蔸四周分层填土踏实,使竹鞭和笋芽与土密接。覆土厚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高5-10厘米并培成馒头形,周围要开好排水沟以免积水烂鞭。栽植后要把包扎母竹的稻草等物覆盖在母竹周围。在迎风或风大处还须设置支架。
      b、实生苗造林:
      ①、分蘖苗造林:指用种子培育的1-2年生的竹苗,成丛挖起,按2-3株一丛进行分苗,并经适当修剪多余的枝叶后进行造林。造林要掌握栽浅、栽紧、根舒三要点。造林后覆土约高于原来深度2-3厘米,浇足定根水。
      
      



-------------------------------------------------被 吴海勇2009 修改于 2009-11-29 22:00:36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11/29 22:41:09

这个视频,可供参考:http://vsearch.cctv.com/plgs_play-CCTV1_20080312_2938887.html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09/11/30 6:41:06

毛竹栽培技术

  毛竹栽培技术规程
  毛竹又称楠竹。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毛竹鞭根发达,纵横交错,栽植在江堤、湖岸有固土防治作用。竹林四季常青,挺拨秀丽,是绿化祖国的优良树种。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毛竹速生丰产林建设的竹苗培育、立地选择、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和规范。
  本规程适应于在江西省、湖北省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时使用,其他地区也可参照执行。
  2、竹苗培育
  2.1 采种
  采种宜选择10年生以上、立地条件较好且属正常开花结实的竹林进行采种。毛竹种子在9-10月成熟采收,常用杀虫粉拌种保存,以防虫蛀食。
  2.2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可选择在土岭的山坡地,或丘陵地育苗,以生荒地、疏松地和肥沃的沙土壤为最好。
  2.3 整地做床
  苗圃地要精耕细作,拣净草根石块后,便可起畦,畦面宽1米,高度15-20厘米,长度可按实际地形确定。每亩施足复合肥100公斤作基肥。
  2.4 播种季节
  秋播最好,也可春播,春播时间应在3月底以前完成。
  2.5 催芽
  播种前先用清水冲洗去拌种药粉,用湿细沙拌种进行催芽处理,每天要翻动洒水一次。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筛去沙子即可播种。
  2.6 播种
  播种方法应采用点播,株行距一般为25cm X 25cm,每穴均匀点8-10粒种子后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
  2.7 圃地管理
  采取培育2-3年生竹苗为目的进行铺地管理。
  盖一层薄茅草淋一次透水,并注意预防鼠害。竹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盖草并可开始除草,天旱时要淋水,施肥宜用较稀的人粪水,每月施肥一至二次。为了使竹苗分布均匀,提高竹苗产苗量,可利用阴雨天气把过密的竹苗带上移植在缺苗的地穴中,每穴1-2株(丛)。竹苗出士后50天便开始分蘖、一般在6—7月后,高度在30—40厘米之间形成小竹丛。
  用一年生的竹苗分成单株,再移植到苗圃中,按株行距25cm X 25cm ,经过一年的培育施肥、生长又可分蘖成丛,和上述点播种子长成一年生幼苗大致一样,以后照样一年分植一次,可成为长期性的苗圃。
  2.8 竹苗标准
  一级苗胸径4.0-5.0cm,健壮鞭芽数6个以上,留枝数7-9盘,枝下高小于2.0m;二级苗胸径3.0-4.0cm,健壮鞭芽数5-6个,留枝数5-7盘,枝下高小于2.5m.。竹苗要求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
  3、移竹造林
  3.1 立地条件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根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因此,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的中、厚层肥沃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生长良好。在土质粘重而干燥的网纹红壤及林地积水、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则生长不良。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择背风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方。
  3.2 造林整地
  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包括清理林地、开垦和挖掘栽植穴等三个工序。
  3.2.1 林地清理
  全垦整地是将造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面深翻25-30厘米,将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点挖栽植穴。
  3.2.2 挖穴
  3.2.2.1打穴方法
  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垦整地,坡度较大(15-20度)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整地,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在坡地上挖穴时,应注意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带宽带距视坡度缓陡及栽植密度而定,一般为3米左右。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后沿带开垦,翻土深度40厘米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块状整地是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植点,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按栽植点挖穴。无论那整地方式,都须在挖栽植穴前确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
  3.2.2.2 打穴规格
  毛竹移竹造林每亩密度20-35株;株行距可用5×6米或4×5米;栽植穴的规格穴是长1.5米,宽0.8米,深0.5米左右。
  3.2.3 施基肥
  在林地栽植穴之间挖1m长施肥沟,每沟施复合肥500克,复土密封。
  3.3造林季节
  毛竹造林的良好季节是冬季和早春。
  3.4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兜造林、实生苗造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应用最广,我公司营造毛竹速生丰产林选择的造林方法为移竹造林。移竹造林首先应选好母竹。母竹以竹龄2-3年生、胸径3-6厘米、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林中竹为宜。挖母竹前应作好标记,使之在竹林中分布均衡。挖掘时,由先应判断好竹鞭的走向,再细心扒开土找到生鞭。向母竹引伸过来的鞭称来鞭,留30-40厘米截断;延伸出去的鞭称去鞭,留70-80厘米截断,然后沿鞭两侧逐渐挖掘。挖取时要多带宿土,做到不伤鞭根,不伤笋芽,不伤“螺丝钉”,不伤母竹。挖出后,留5-7盘枝,砍去竹尾。母竹运输的路途和时间越短越好。远距离运输必须用稻草或蒲包包扎,保护好鞭芽和“螺丝钉”,并随时浇水保湿。栽植时先在穴底垫上表土10-15厘米,然后解去母竹捆扎物,轻轻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再填土、踏实。填土深度要比母竹原入土深度高3-5厘米,填土成馒状形,以防积水烂鞭。填土踏实时,要防止损伤鞭根和笋芽。栽后浇足“定兜水”。
  4、抚育管理
  4.1护笋养竹
  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关键措施。
  4.1.1 严禁挖鞭笋
  竹鞭的幼嫩梢头称为鞭笋。夏秋季节,毛竹竹鞭生长旺盛,如挖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蔓延,而且使来年笔笋少,成竹质量差。
  4.1.2 谨慎挖冬笋
  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毛竹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用材竹林培育中,若滥挖冬笋,就会直接影响来年的春笋和新竹的产量。便因受气候、营养等因素限制,会有一部分冬笋不能出土而死亡,故在“冬至”前挖掘浅鞭冬笋,既可促进春笋生长发育,又可增加竹林收益。用材竹林挖掘冬笋中,必须要在护笋的前提下,科学谨慎的挖取。挖掘冬笋的方法是在大年毛竹林内选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竹株,沿去鞭的方向找到泥块隆起、龟裂或脚感松软的部位,小心开穴挖取。掘取后必须覆土填平。可在覆土前放入少量腐熟的饼肥,但需防止肥料与竹鞭直接接触。
  4.1.3 精心管春笋
  “清明”至“立夏”(四、五月份),是毛竹春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强管护。严禁挖掘健壮春笋,特别对换叶的小年竹林内的春笋更应加强留养及管护,以免竹林出现明显的大小年,影响竹林总产量,使竹林年年保持稳产。对那些病虫笋、路中笋,小笋和歪笋等应适时疏除。盛期笋成竹率高,质量好,应少疏多留;后期笋则应多疏少留;初春零星露头笋应一律挖除。竹笋出土的末期,竹林中常出现不能成竹的笋称为“退笋”。“退笋”亦应及时挖掘,既可增加收益,又可防止竹林林养分消耗。识别退笋的特征是:笋生长缓慢,笋梢松散、无光泽,箨干缩,箨毛枯萎,早晨箨叶与无“露水”。此外,还要在春笋期的竹林内严禁放牧,防治笋期中的病虫害。
  4.2 修山
  修山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散布于林地,使其腐烂为有机肥料。修山每年进行1-2次,时间是7-9月,只进行一次的时间最好在7月初。
  4.3 垦复
  恳复就是深挖,在每年的秋冬委进行。20度坡以下的平缓竹林地进行全面垦复,垦复深度20-25厘米;20-30度坡的竹林地可采用隔年隔带的等高带垦复,带宽及间距皆为3米左右;35度以上的陡坡竹林地,可每年浅锄一次,隔年深挖一次。结合垦复深挖要清除竹林地内的大石头,挖掘竹林地内的树兜、竹兜及老竹鞭。同时,垦复深挖要注意不伤竹鞭及笋芽。
  4.4竹林施肥
  施用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的复合肥,每亩可施复合肥15公斤。如果进行伐桩施肥,则先打通竹兜内竹节,每伐桩兜内施入尿素或碳酸氢铵0.25-0.5公斤,再复土密封。另外,竹林施用有机肥对竹林生长尤为重要,施肥量每年每亩可施有机肥50-100公斤或饼肥150-200公斤或塘泥100-200担。有机肥在秋冬结合垦复挖沟或挖穴埋入土内。
  4.5适时钩梢
  在风大、冰冻雪压严重的地方,可采取适当钩梢的办法防止风倒秆破。钩梢一般不能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留枝不得少于15盘。钩梢在冰冻年的10-12月进行。对冰冻雪压不严重或每亩立竹密度不足的竹林,则不必进行钩梢。
  4.6合理采伐
  合理采伐包括正确确定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方法、采伐强度及采伐后的立竹密度。
  4.6.1采伐年龄
  毛竹林为异龄林,只能采用龄级择伐方式。择伐年龄应以1-5年生蓄养、6-7年生填空抽砍、8-9年生除个别填空外,全部砍伐利用的原则进行。为了正确掌握每株立竹的年龄,可在每年新竹成竹后,用油墨在竹秆上标明年份。
  4.6.2采伐季节
  采伐季节应在冬季低温干燥、竹子生理活动减弱、竹材力学性能好、不易虫蛀的季节进行。
  4.6.3采伐方法
  采伐方法应在伐前根据竹龄、竹株分布,竹子生长状况及病虫害为害等情况,按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先标明应伐竹株,然后再采用齐地伐倒的方法进行。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株,最好每两年伐一次,即在大年的冬季进行;花年竹林可在每年冬季除按上述原则选择应伐竹株外,还应选择竹吸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小年竹株砍伐,切忌砍竹叶浓绿的孕笋竹株。
  4.6.4采伐强度及采伐后的立竹密度
  毛竹用材林的竹林密度以保持每亩200-250株为好。其年龄组成最好是1年生、2-3年生、4-5年生竹各占25%左右,其余6-9年生笔占25%左右。
  4.7低产林改造
  为了扩大毛竹林面积,挖掘现有竹林的生产潜力,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除新造竹林外,可在现有竹林中选择一部分低产竹林改造成丰产林。改造对象应是坡度平缓,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每亩现有立竹100-140株的毛竹林。改造技术参照上述培育技术实施。先期其关键措施是护笋养竹、严控采伐量,可适当保留8-9年生竹,促使立竹尽快恢复到每亩200-250株的竹林密度。
  4.8防止竹林开花结实
  毛竹林内的竹株开花结实后,竹株光秃无叶,竹秆枯黄死亡,所连的竹鞭发黑腐烂、失去萌发力。故毛竹林应昼控制和抑制竹株开花结实。对尚未开花的竹林,应在水肥、抚育、防病虫等措施上加强管理,以推迟竹的竹林,应在水肥、抚育、防病虫等措施上加强管理,以推迟竹林衰老成,抑制开花结实。当竹林出现个别开花笔株时,应及时砍掉开花竹株,挖出老鞭竹兜,进行全面松土,增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或尿素,仍可推迟或抑制竹林开花。当竹林出现成片开花竹株时,应全部砍去开花经竹株,每2-3年进行轮换带状或块状松土,挖掉老鞭竹兜,增施氮肥,敷盖青草,覆培客土,保留护养新发不开花的小竹子。这样,经过2-3轮,即5-6年可使全林复壮更新。
  5、主要病虫害防治
  5.1 毛竹枯梢病
  5.1.1毛竹枯梢病是我国毛竹产区的一种危险性病害,被列入国内检疫对象。
  该病危害为当年新竹的嫩枝和侧枝。7月上旬在主梢或枝条的某一节叉处首先出现棕红色小斑点,并扩大成舌状或梭形有淡褐色病斑,后颜色逐渐变成深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病部以上的枝叶开始萎蔫,叶逐步变黄、纵卷,直至枯萎脱落,枝梢枯死、且不再萌生新叶,形成枯枝、枯梢。发病严重的竹林,前期竹冠赤色,远看似火烧状;后期竹冠灰白色。受害毛竹造成枯枝、枯梢或整株枯死后,竹材质量降低,且影响发笋,一般发病3-4年后可使成片笔林趋于毁灭,给竹林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是借风吹和雨水溅散作近距离传播;带病母竹、竹材、竹梢的调运是该病远距传播的主要途径
  5.1.2防治方法
  5.1.2.1清除并烧毁病枯枝(株),严禁从疫区和疫情发生区调出带有该病原的竹苗、母竹等移植到新区。对病区的竹材及制品采用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仔细地喷酒或禁止调运竹材出境。
  5.1.2.2对病区竹林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竹展枝放叶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喷洒新竹。
  5.2黄脊竹蝗
  5.2.1又名蝗虫、蚱蜢、蚂蚱。5-6月以跳蝻、成虫取食竹叶,为竹林的主要害虫。大发生时,竹林被害如同火烧,立竹成光秆。新竹竹叶被吃光一交后即会枯死,壮竹竹叶一次被吃光后新发叶片变黄、生长势弱、发笋量大减,第二次被害后即死亡。死竹茎中积水,纤维变坏,生林也趋衰败。竹蝗一年发生1代。以卵产于背北向阳、杂草稀少、土质较疏松的山腰或山窝斜坡上,深约4厘米左右。产卵处常见黑色圆形盖状物,这是寻找卵块的最好标志。
  5.2.2防治方法
  5.2.2.1挖卵块。生蝗产卵地易识别,可挖掘消灭。
  5.2.2.2幼蝻未上大竹、群集在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时,及时喷酒2.5%敌百虫粉剂或2.5%溴氰菊脂超低容量喷雾,每亩1毫升。
  5.2.2.3已上大竹的蝗蝻可用烟剂药杀。即用2.5%溴氰菊脂每亩6-10克,按药1份、柴油20-40份比例混合,用喷烟机喷烟;或有741烟剂,用药量每亩1-2公斤。喷选择无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
  5.2.2.4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我省桃江县在蝗蝻孵化时或幼虫即上竹时,采用注射器在离地上的一节或二节笔杆注射300-400倍1059药液30-40毫升,有效期40天以上,杀死竹蝗、竹青虫效果显著。
  5.3竹镂舟蛾
  5.3.1又名竹青虫、竹蚕。以幼虫暴食竹叶和叶鞘,严重时将成片竹林吃成光秆,如竹林一年连续发生二代或三代,被害竹可死亡,来年也不发笋。故竹镂舟蛾也为竹林主要害虫。湖南一年发生3-4代。幼虫全身光滑绿色、头红褐色。1、2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习性;2龄后的幼虫受惊即坠地,但几分钏后又会重新上竹。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中旬老熟幼虫下竹于枯枝落叶间吐丝缀叶结茧化肾越冬,翌年4月羽化成成虫。成虫飞翔力强、有趋光性,白天静伏不动、黄昏或晚上10时及黎明前很活跃。卵多产在1、2年生竹上端嫩叶上,成块状或散产。
  5.3.2防治方法
  5.3.2.1灯光杀成虫。
  5.3.2.2利用幼虫受惊坠地习性,击落捕杀。
  5.3.2.3卵期释放赤眼蜂,每亩7万头。
  5.3.2.4用2.5%溴氰菊脂,每亩4-8克,1000-2000倍液进行低量喷雾。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30 10:01:52

移竹造林要将母竹本身和母竹所连竹鞭一起移植,才能达到目的。母竹年龄一般选择1~2年生母竹,因为一至二年生母竹所连的竹鞭鞭龄为三至五年生,正处于壮令阶段,此时竹鞭抽鞭发笋能力强。三年以上的竹子不宜选作母竹。母竹不宜过大,一般以胸径2~4厘米为宜。

母竹的挖掘与搬运  一般毛竹干基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最下盘枝的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在挖取母竹时,先找出竹鞭延伸方向,以免挖伤竹鞭竹根。竹根和鞭根的再生能力很差,挖掘时要尽量不伤或少伤根系,切忌挖伤鞭芽。挖取时要保护好竹杆与竹鞭连接处即“螺丝钉”不受扭伤,切忌强力摇动竹杆损伤“螺丝钉”。挖取母竹时按来鞭30厘米,去鞭50厘米左右带土取出,砍去竹梢,留枝四至六盘即可。搬运母竹宜用绳子抬运,不可由肩扛竹杆运输,以免走动时扭坏“螺丝钉”。远距离搬运要先包扎后运输。

毛竹根浅,栽植不宜过深,栽植时先回填表土放下母竹后,使来鞭与穴的一头紧靠,去鞭一头留有发鞭的余地,并分层回土踏实,使鞭根与土密接,浇足定根水,复土培成馒头形,再盖上一层松土,高于地面10至15厘米。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12/1 7:18:27

采用移植母竹和竹鞭繁殖皆可,移植法成活率高.鞭段育苗法效果也很好,在管理上注意水肥,使生长、发笋更好。

提高毛竹造林成活率移植方法

一是移栽母竹时一般采用二年生,胸径4-6cm母竹移栽为好。因为三年以上的老竹己将丧失萌发新竹鞭和新生笋的能力,同时竹叶和竹体积累养分的能力不强,移载后成活率低,新发竹鞭少,大大降低生笋率,至于一年生的嫩竹,竹体嫩弱,移栽后容易脱水致死。

二是移栽母竹应保留竹鞭的一定长度,一般母竹的竹鞭应保留3040厘米,竹鞭应保留4060厘米。因为母竹的竹鞭留得太短将影响对母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降低成活率,不发新笋。

三是移栽母竹要保竹蔸留有一定的土球。特别是远距装运母竹应注意用秆绳和薄膜捆扎保护土球。因为毛竹无主根,留土也

就能保护一些根须,提高移栽成活率。

四是移栽母竹要保护竹径和竹鞭。起竹时不能用力猛拔或打断竹鞭上的幼芽,特别是不能让竹鞭出现裂痕,裂痕竹鞭将会影响新鞭的萌发。

五是移栽母竹要削去中部以上竹杆,保留46盘枝干进行移栽,移栽后竹尾必须用秆把子遮住顶端,以免积水烂尾。

六是移栽母竹不宜过深,移栽后不宜重敲。一般栽植深30厘米左右,穴要求比母竹鞭大1020厘米,栽时应注意分层培土,并用脚层层踏实,填土要高于原地面,以防穴内积水,若遇久旱,栽后还要注意浇水。

七是在母竹移栽后要做好护杆工作,防止因风吹摇摆,影响母竹牢固生根。营造毛竹林必须选在土地肥沃、疏松、湿润、风力较小的地方,切忌在干旱贫瘠的地块以及风口处栽植毛竹。

八是移栽母竹必须在立春至惊垫节期间进行。因为这段时期是毛竹有了足够的养分和水分,也是竹鞭萌发新鞭和新笋萌芽的重要阶段。


 

回复专家:张健,回复时间:2009/12/1 11:00:59

楠竹为重要的经济林种之一,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发展楠 竹生产意义很大。现将楠竹移栽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一、选择适宜栽培的地点 栽培楠竹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形以避风的山谷、山麓、山 凹和山腰地带为好。 二、选择适宜栽培的季节和天气 俗话说:“竹子无皮。四季可移。”这说明竹子一年四季都能移栽 但最好的季节还是春季.农历正月、二月是最适合栽竹的时期。应选择无风和阴雨天移栽。 三、选择和挖掘母竹 移栽母竹应当选择l~2龄竹.竹鞭处于壮龄阶段(3~5年),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的竹子,同时还要是粗细均匀(胸径3~4厘米)、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分枝较低、节间均匀、无病虫害的林缘或疏林中的竹子。 四、精心栽培,提高成活率 母竹运到造林地后,要及时进行栽培。挖穴要比原来的穴深10—13厘米,栽时在竹根和竹鞭上打上泥巴浆.按原方向把母竹放在穴里。先填表土。填土时要防止踏伤鞭根和笋芽。填土后轻轻踩踏几下.再填土再踩踏几下.最后填中心土。总之,要使竹根和土壤紧密结合起来。天气干旱或土壤干燥的地方.要适当灌水,后覆土.周围开好排水沟.以免积水烂鞭。母竹较大或迎风之处.要搭好保护架,防止风吹摇晃影响成活.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