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wyf0339_cn     提问时间: 2009/5/13 16:34:49
问题:
 
中国的高寒地区和高温地区是怎么划分的?都包括那些地区?高寒地区和高温地区的定义?谢谢专家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5/13 16:45:15

中国气候带的划分

 

赤道带位于北纬10°以南的中国南海岛屿地区,在冬季平均极锋的南限以南。积温大致在10000℃以上,≥10℃的天数为365天,1月平均气温超过26℃,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比热带的热量与水分多些,但气温年变率很小,四季雨量较均匀,岛上可生长各种热带植物。

热带雨林区域

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全部及台湾岛,滇南少数地方,积温≥8000℃,≥10℃的持续期350365天,1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全年无霜。低地植被主要为热带季雨林,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槟榔、咖啡等都能生长,水稻可一年三熟,甘薯可以冬季播种,冬小麦生长不适宜。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绝大部分地区。积温45008000℃,≥10℃的持续期218365天,1月平均气温015℃,年平均气温15℃以上。无霜期812个月。年降水量平均800~2000mm;土壤一酸性的红壤和黄壤为主;

本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树种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茶科、金缕梅科为主,其树叶革质,光滑,能够忍受短期寒冷而不落叶,林冠比较整齐,迹象变化不如落叶阔叶林明显。常绿阔叶林被砍伐后,常为针叶林所替代,但因本区东西两部分地理条件差异显著,针叶林的主要种类也不同:东部广泛分布马尾松,下层多见油茶和铁芒萁等;西部云南高原一带是云南松,下层多见小铁仔、厚皮香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杉木林普遍分布,极大buffs人工栽培,也有栽培后天然更新而呈现半天然状态的,还有毛竹林也是东部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天然植被有亚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混生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为我国柑桔、茶、棕榈、油桐、毛竹主要产区,南部还有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橄榄等多种经济作物。水稻可一年两熟,小麦则各地都有栽培。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大致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积温34004500℃,≥10℃的持续期171218天,1月平均气温-12-6℃至0℃,年平均气温8-14℃,生长期5.57.5个月。年降水量500~1000mm;地带性土壤是褐色土和棕色森林土。

代表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这是温带地区的主要森林群落。乔木树种主要是壳斗科的各种落叶栎类,其他的落叶树种有桦、槭、椴、楝、泡桐等针叶树中中油松、赤松、华山松也占重要地位。村落附近显存树种有臭椿、栾树、槐树、榆树、桑等;本区域的自然植被中,目前面积最大而且分布最广的是森林遭受破坏后出现的灌草丛,这是一种常见的次生植被,其建群种灌木以荆条和酸枣为主,草本种类则以黄背草和白羊草占优势。天然植被东部为落叶阔叶林,西部为干旱荒漠。

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个别地方一年一熟。小麦以冬播为主,苹果、梨、柿、葡萄等水果品质都很好。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区域

包括寒温带以南,长城以北及新疆准噶尔盆地。积温16003400℃,≥10℃的持续期100171天,1月平均气温-30℃~-12℃至-6℃,生长期3.55.5个月。7月平均气温不到20℃;年降雨量为600~800mm,多降在夏季,水热平衡,宜于针阔混交林的发育。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

典型值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树除了红松之外,还有鱼鳞松、红皮云杉、落叶松等树种;落叶树主要有紫椴、硕桦、大叶白蜡树。黄檗、千金榆以及槭属等树种出现;林下灌木和藤本中如毛榛子、刺五加、猕猴桃、山葡萄、北五味子等相继出现。草本植物中的人参、北细辛和天麻;天然植被东部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混交,西部为干旱荒漠。这类植物组成的森林充分展示了针阔叶混交林的外貌和结构。

水稻、蓖麻大部分地方都能生长,小麦、大豆分别在带内不同地区成为主要作物,但冬冷季节长,不宜冬作。

 

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在黑龙江的最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角。积温低于1600℃,≥10℃持续期不足100天,1月平均气温-30℃以下,夏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1618℃,无霜期约3个月。年降水量平均360~500mm,大部分在生长期内降落。土壤主要是棕色针叶林土;

本区域植被以兴安落叶松所组成的落叶针叶林为主。有时也见兴安落叶松与白桦、樟子松混交林。群落结构简单清晰,常常是一种乔木组成的大片森林。林下以具旱生形态的兴安杜鹃为主,其次为狭叶杜香、越桔等灌木丛,还有草本层和由苔藓植物组成的活地被层。落叶针叶林经采伐后,大部分被桦木、山杨等落叶阔叶树为主的次生林所替代。次生林再经破坏,便成为山地草甸,其间散生少数乔灌木。

水稻、高粱等都不能生长,温带水果亦完全绝迹,只能勉强栽培小麦、马铃薯、养麦和谷子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5/13 16:47:12

中国气候带分布图: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5/13 17:09:30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27/2007/2007022157206.html

中国气候区划。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5/14 14:26:44

高寒地区一般指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气温偏低,全年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10℃积温1800~2000℃,生长季节100天左右或无绝对无霜期。中国高寒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黑龙江北部以及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高寒地可分成3种类型:①高海拔河谷地区和高纬度地带的平原地区。土地较为平坦,水热条件好,如雅鲁藏布江、黄河上游等流域的河谷地带和黑龙江北部地区。②高原盆地。如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③高山山地。这些地区的作物生产由于低温和生长季节短,加以耕作管理粗放等原因,一般产量较低。但由于光照充足,太阳辐射量大,日夜温差大,气候凉爽干燥,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光照、温度和湿度3个因素比较协调,又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在青藏高原等地区所创造的小麦、大麦等多种作物的高产纪录,显示了高寒地区农业的增产潜力。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