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速生杨树到今年春天已经第四年了,一共大约有1500多棵,可是今年春天靠一面的三分之一不知怎的没有发芽,然后树干干枯了,我想问一下是得了什么病了还是怎么了?麻烦专家帮助解决一下,看能不能救救!这可是我爸妈的心血呀!求您了!
请参考《兴隆县速生杨枝干病害原因与防治措施》
兴隆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累计栽植杨树达5万余亩,其中95%为欧美107、108等速生品种,栽植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速度极快,是本地的北京杨和加杨不能比的。但从2006年春季开始,这些速生杨的枝干和树梢出现了严重的烂皮和干枯现象,导致速生杨的大面积死亡。为找出病因并积极进行防治,经过请教有关专家并对兴隆县20个乡镇死亡杨树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欧美107与108等速生品系的破腹病部位都在出现树干部近地面西南方向,这个方向接受的日照最强,气温也最高。 2、欧美107与108速生杨破腹病、树枝叉部位的枯稍发病率发生严重,当地的北京杨和加杨破腹病和烂皮病发病不明显。 3、水肥条件好,背直射光的地方破腹率低,反之则高。 二、发病类型与症状 1、树干破腹和树皮腐烂型 病害树在树主干基部或离地面几十厘米以上树皮腐烂,造成沿树干纵裂。受害轻的裂口边缘能够愈合,形成长条裂缝,树木不会死亡;受害严重的从裂缝开始,两边树皮坏死、腐烂,韧皮部变黑,当烂皮环绕树干近一周时,树木生长逐渐衰退枯死。 2、枝梢枯死型 速生杨上一年生长的新梢部分或全部干枯,干枯枝条春季不发叶或发叶后脱落,形成枯枝或枯稍。 三、发病原因分析 1、气候原因 通过对兴隆县2005年和2006年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发现,气候的不稳定是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异常的气候变化, 2006年2月份兴隆县的平均气温比2005年高2℃,3月比2005年同期高4℃,而4月中旬又比2005年同期下降2.8℃,气温的异常变化,导致杨树在树液流动和休眠打破后,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下降,易遭受低温伤害,这种伤害往往伴随着日灼伤和昼夜温差的剧烈变化而严重损伤生命活动刚刚开始的树皮组织,造成冻害,表现为破腹,一旦遇到烂皮和溃疡病菌,就会发生腐烂和溃疡,或枝条枯死;2005年秋和2006年春兴隆县出现了严重的干旱,降水量仅为79.8mm,这对水肥要求严格的速生杨更是致命的打击,严重的干旱和低温损伤的共同作用,降低了树体活力和对烂皮病的抵抗力,导致病菌的侵染和流行,加重了速生杨的受害程度。其次是局部小气候变化,兴隆县地区栽植速生杨的退耕还林的立地条件差别较大,由于兴隆县特殊的山区环境与气候,造成在同一片林地内不同区域的局部小气候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阴坡与阳坡之间、沟内与沟外、林缘与林内、坡顶与坡底之间在温度、风向、日照强度与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微小的差异在极端大气候的作用下被进一步放大作用强度,造成处于临界环境中的杨树出现各种生长问题。这也是同一林地、同一品种病害发生区域化的主要原因。 2、不同品种的适生性 杨树的品种很多,栽培范围也很广。但不同品种的杨树适应范围的差异是很大的。兴隆县主要考虑的指标应该是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烂皮病的能力,然后才应该是速生性。速生的107等杨树品种在兴隆县明显比北京杨的抗逆性差。 3、栽培管理问题 首先,在管理粗放、无水浇条件、土壤瘠薄、地下水位低、沙石地块,病害发生严重;相反,在土壤肥沃、水分供应充足、管理好的地块发病轻或无;其次,某些林地栽植密度过大,由于竞争作用、水肥供应不足,特别是2006年特大春旱年份,水肥供应的短缺,对速生性强的107杨等造成的危害更为明显,在这些地块,出现枯稍的比率较高;第三,另一种情况是为了提高速生能力和材积而过渡施肥,特别是过度施用速效氮肥,会造成杨树的徒长、进而会影响速生杨品种的正常休眠与过冬,降低树体的耐寒与防冻性,从而也会诱发病害的发生。 四、病害的防治措施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病害原因分析,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对现有病树和林地的处理方法 首先要及时伐除病死树;其次对发病轻的病树树干采取涂白、包裹或局部遮荫等防冻、防日灼措施,防止冻害和日灼的发生;第三对发生烂树皮与溃疡病的病树进行树干涂药或喷药治疗;第四间伐密度过大林分,增强树体抵抗力;第五提高树体的抗逆性,比如增施农家肥、复合肥,控制生长后期的徒长,使用提高抗旱和抗旱的生长调节剂等。 2、未发病树和林地的病害预防措施 采取局部防旱、防寒、防风、防日灼措施;通过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树体活力和抗逆性。幼树修枝时在树干的阳面一侧有意保留几簇丛枝,有利于减轻日照、昼夜温差和冷风危害;还可以在林内或林地边缘栽植紫穗槐等豆科灌木植物,能增加土壤中的氮肥,减少病菌的传播,加强树干基部的遮荫以减轻日灼与寒风对树干基部的冻伤、日灼危害。
我分析,您的杨树品种选择有问题——不适生。
品种问题是个大问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建站服务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