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conlinken     提问时间: 2009/4/27 10:12:41
问题:
 

云杉的栽植技术和要求

详细!!谢谢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4/27 14:02:00

云杉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杉人工造林植苗的造林方式、造林密度、整地、造林苗木及其处理、栽植、抚育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河北省云杉适生区范围内的人工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和相关的地方标准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机犁沟整地

使用履带式拖拉机为动力牵引犁铧在平原或平缓的丘陵区进行整地的一种作业方式。

3.2 缝隙植苗

是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或土壤深厚未整地的造林地上,用植苗锹开成窄缝,植入苗木后,在从后方挤压,使土壤和苗木根系密接的一种栽植方法。

3.3 扶踩

在造林后35天后对苗木进行扶正、踩实的过程。

3.4 割灌(草)

在幼树生长旺期,有目的割除造林地内的部分灌木或杂草,为苗木创造良好的水分养分吸收空间,使其能够茁壮生长的作业方式。

3.5 埋土防风

是在土壤即将封冻时将苗木埋土盖严,防止因生理干旱而死亡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4 植苗造林

4.1 造林地的选择

选择海拔l000 m 2000 m 的阴坡、半阴坡、平地、阳坡的采伐迹地,疏林地,土壤排水良好的微酸或中性、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地块上进行造林。

4.2 树种配置

可与落叶松、樟子松、白桦、山杨、油松等阳性树种进行块状或带状混交。

4.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要根据造林小班的立地条件和经营价值取向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一般为3 330/公顷—5 000/ hm2

4.4 整地

4.4.1 整地时间

除冬季土壤冻结时,其余季节均可整地(雨量少、冬春干旱的地方,整地必须在雨季前进行),一般情况下,应在造林前36个月整地。

春季造林应在前一年的雨季前整地,最迟在前一年秋季整地;

秋季造林在当年雨季前整地。

在土层深厚肥沃的熟耕地上和土壤湿润、杂草覆盖率不高的新采伐迹地和易发生冻拔危害的地块也可不提前整地,随整随造。

4.4.2 整地方式的选择

4.4.2.1 机犁沟整地一般用于平坦、开阔具备机械作业条件的中厚土层地段。

4.4.2.2 人工穴状、水平沟整地用于多风、雨量偏少、地形破碎,土层中厚、不积水地段。

4.4.2.3 高垄整地主要用于低湿地、河滩地、水分过多的迹地。

4.4.2.4容器苗造林可现整现造。

4.4.3 技术要求

4.4.3.1 整地规格

4.4.3.1.1 机犁沟整地:规格为宽×深:40 cm×20 cm,行距一般为2m,株距根据造林密度确定。

4.4.3.1.2 人工穴状整地:规格为长×宽×深:50 cm×40 cm×30 cm50 cm×50 cm×30 cm

4.4.3.1.3 水平沟整地:规格为长度4 m~6 m,宽×深:50 cm×30 cm

4.4.3.1.4 高垄整地:规格为垄高20 cm~30 cm,上面宽30 cm~40 cm,长度依地形而定。

4.4.3.1.5 容器苗造林整地规格根据容器大小而定,整地时坑底部必须平整。

4.4.3.2 栽植点的配置

4.4.3.2.1 栽植行的走向

应本着利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原则,结合实际地形合理确定整地栽植行的走向,风沙区与害风方向垂直,坡地顺等高线方向,平地以作业及后期经营管理方便定向。

4.4.3.2.2 栽植点的配置

4.4.3.2.2.1 品字形配置

相邻两行的各株相对位置错开排列成品字形(即等腰三角形),行距和株距可相等,也可不相等,种植点位于三角形的顶点。本方式多用于防护林。

4.4.3.2.2.2 正方形配置

行距和株距相等,呈正方形,种植点位于正方形的顶点。本方式多用于用材林。

4.4.3.2.2.3 长方形配置

通常行距大于株距。本方式多用于平原地区造林以及机械化造林。

4.4.3.2.2.4 自然配置

在造林地上随机、均匀地配置栽植点,本方式多用于因立地条件限制不能规则整地的造林地。

5 苗木

5.1  苗木来源

要使用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和标签的苗木以及其它繁殖材料。

5.2  苗木规格

5.2.1  裸根苗

所有造林苗木必须使用GB 6000规定的Ⅱ级以上苗木,见附录A

5.2.2  容器苗

使用容器苗要符合LY 1000的相关规定(具体标准同附录A)。

6 苗木管理

6.1运输

用保湿透气的包装物打包并浇透水,在运输过程中,不得重压、日晒,注意保湿、防焐。

6.2 山场保护

保持根系湿润,苗木运到山场后,就地假植,栽前装入植苗桶(注入浸过苗根的水或用保水剂蘸根后装桶),提桶植苗造林。

7 造林

7.1 栽植时间

7.1.1 春季:需在苗木发芽前完成。以解冻深度达到或超过苗木根长20 cm~25 cm为宜,一般在4月末5月初进行,适时顶浆造林。

7.1.2 雨季:应在雨量充沛的季节(7-8月)进行,以下过一、二场透雨、出现连阴天时为最佳时机。

7.1.3 秋季:宜在苗木完全木质化后,土壤封冻前进行(10月初)造林后立即盖土防风。

容器苗和带土坨苗木造林可在冬季以外的其它季节进行,以雨季造林为佳。

7.2造林方法

7.2.1 缝隙植苗造林

用于栽植裸根苗。

7.2.1.1 苗木处理

7.2.1.1.1 适当修剪受伤的根系、发育不正常的偏根、过长的主根和侧根。

7.2.1.1.2 将根系蘸上稀稠适当的泥浆或保水剂。

7.2.1.2栽植工序

7.2.1.2.1 清理穴面,露出湿土。

7.2.1.2.2开缝。在定苗点直立开缝,随插锹随重复前推后拉,缝隙宽3 cm~5 cm左右。

7.2.1.2.3投苗。深送浅提,舒展根系(深度埋没地基径处1 cm2 cm),脚踩定苗。

7.2.1.2.4挤实。离苗5cm左右垂直下锹,先拉后推,挤实苗根,重复一次,最后半锹堵住锹缝。

7.2.1.2.5平整穴面,覆盖喧土。

7.2.2 容器苗造林

7.2.2.1去除容器。

将容器整体剥离或割破剥离露出基质。

7.2.2.2 栽植

将已经剥离容器的苗木置于穴内,填土、挤实,整平穴面,并做水盆。

8抚育管理

8.1扶踩及复植

在造林结束一周内,对苗木进行扶踩,易发生冻拔的地块,于次年春季解冻后再次进行冻拔苗木复植和扶踩。

8.1.2 松土除草

8.1.2.1 时间。

一般3年进行5次。第一年两次(含当年扶踩),第二年两次,第三年一次。第一次在5月上、中旬进行,第二次在7月中下旬进行。

8.1.2.2 操作方法

内浅外深,深度一般为1 cm3 cm,干旱地区应深些,丘陵山区可结合抚育进行扩穴。苗木根部生长的杂草要用手拔除。

8.1.2.3 干旱年份可不除草,遮阴保苗。

8.1.3 割灌(草)

8.1.3.1 割灌(草)时间

一般5年进行3次。在7月中下旬进行。

8.1.3.2 技术要求

8.1.3.2.1带状割灌:带宽1 m(苗木左右各0.5 m),茬高必须小于10 cm,苗周围留5cm左右,将割掉的蒿草及灌木整齐的排放在行中间。

8.1.3.2.2 全面割灌:除保留苗木根系周围5 cm左右的杂草外,其余全部割除,并将割掉的蒿草及灌木清理至林地外。

8.1.3.2.3 块状割灌:在原有穴面大小的基础上继续向外阔割10 cm左右的一种割灌方式,茬高和清理同带状割灌。

8.1.4 埋土防风

8.1.4.1 埋土时间

一般在10月上、中旬土壤即将封冻前进行。

8.1.4.2 技术要求

在苗木根部垫枕土,再取土顺枕土方向覆土盖严。坡地苗倒方向为上坡向,取土须离苗木0.5 m以上。

8.2.1 撤土

8.2.1.1 撤土时间

第二年5月初,土壤解冻20 cm左右无风天进行。

8.2.1.2 技术要求

顺苗木倾倒方向用耙依次将土撤掉,并将苗木扶正。

 

 

 

 

 

 

 

 

 

 

 

 

 

附录A

(规范性目录)

云杉造林苗木质量分级

云杉造林苗木质量分级如表A.1所示

A.1云杉造林苗木质量分级

树种名称

苗木种类

苗龄

苗木等级

综合控制指标

Ⅰ、Ⅱ级苗百分率

Ⅰ级苗

Ⅱ级苗

地径cm

苗高cm

根系

地径

cm

苗高

cm

根系

长度cm

根幅cm

长度cm

根幅cm

云杉

 

 

3-0

0.4

15

15

10

 

0.3-0.4

12-15

15

7

 

顶芽饱满、无损伤

80

3-1

0.5

20

20

12

 

0.3-0.5

12-20

15

8

 

顶芽饱满、无损伤

80

3-1

0.5

20

 

 

 

0.4-0.5

15-20

 

 

 

顶芽饱满、无损伤

80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4/27 14:55:58

红皮云杉营造技术

一、良种繁育:一要选好茬口。红皮云杉播种地,以樟子松、落叶松茬为宜,对于这二种树种的留床茬,如作业面积小,调不开茬口,应大量施用有机肥和底肥,并要认真消毒;二要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催芽处理。以雪藏处理最好,这样出苗快、出土齐,对各种灾害抵抗力强;三要适时播种。时间一般在当年5月的5-15日完成播种作业,并可根据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稳定在8-10℃时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土壤肥沃结构好;二是播种后覆土材料最好是草炭土或腐熟马粪;三是及时灌水,否则应考虑遮荫。五要挑选一年生小苗换床、大苗上山。一年生小苗换床的好处是能保证换床作业质量,提高成活率,苗木营养空间均匀,密度适宜。用一年生小苗换床的播种苗,当年可不间苗,第二年全部换床,用同样数量的种子,可多得一倍以上的成苗,经济效益明显。

    二、防霜防寒:该树种叶芽膨大和新生长节伸展较晚,一般不受霜害。但对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出现的晚霜受害严重,这个时期温度若达到-2℃时苗木死亡率为24%,达到-4℃时死亡率为34%,达到-5℃时虽可采取防低温措施,苗木死亡率在70%以上。对霜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放烟、盖草、覆塑膜、灌水等。

    三、立地条件选择:根据红皮云杉的生物学特性,最佳的立地条件:阳坡、半阳坡,坡度在8-12度,土层深厚,黑土层在20厘米以上排水良好的暗棕壤地块,特别是在皆伐迹地上,这样的立地条件人工林20年生树高可达8米以上,条件差的只有6米左右。不同立地条件其生长和保存情况也不一样。

    四、整地:整地宜在前一年秋季进行。最好在8-9两个月份,在这段时间内,雨水较多,气温高,有利于第二年春植苗。整地采取明穴,为顶桨造林创造条件。整地规格60×60×25厘米。先铲除草皮,打碎土块,拣出杂物,将穴内土壤堆于穴外北侧。在草根盘结很强排水不畅的地段,实行块状筑高台方法,台高30-40厘米,规格1米×2米,采用植生组造林。对皆伐迹地,坡度在25度以下,可进行带状整地。

    五、造林:春起苗春造林是红皮云杉更新造林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要求从起苗到栽植最多不超过2天为宜。上山苗木规格,要选苗高25厘米以上,地径0.5厘米以上,主根长15厘米左右,侧根12条以上,苗生长健壮、发育良好、顶芽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上山前要严格检疫。栽植时,将苗栽于穴中央、栽正、扶直、根系舒展、分层培土、轻提踏实,植生组造林以3株为宜。造林的初植密度,如过密不仅提高整地、苗木费用,而且使透光抚育很费工,第一次间伐不成材,经济上不合算。从多年实践看,每公顷植苗在4400株左右比较合理。

    六、幼林抚育:根据红皮云杉的特性,幼树需要一定光照,采取抚育5年即2、3、2、2、1的做法。特别是造林后第一次抚育尤为重要,重点是培土、扶正、踏实、抚育时切忌铲动穴面土和伤苗。第一年抚育,扩穴50厘米,培土过苗木地际茎上1-2厘米,斜20度以上的苗木要扶正。第二年主要是除草、培土。第三年除草、割灌。第四年除去妨碍幼树生长的草木或灌木。第五年带状作业全面除草、割、砍去竞争植物,保留三大硬阔。有条件地区还可施长效有机复合肥。

    七、透光抚育:在光照水分正常情况下,树高连年生长量通常为30厘米以上,不足此标准是因为光照不足,呈现云杉树冠平展、色泽暗绿、主干细弱,这样必须及时采取透光措施。透光在5-15年内完成。伐除上层木,解放下层,也可进行人工整枝。

    八、生长抚育:生长抚育一般人工林从Ⅱ个龄级开始,红皮云杉15-20年内完成生长抚育。主要是调整林分经营密度,为保留木创造最适宜的营养空间,促进林木生长快、干形好,以达到优质高产。云杉人工林间伐应推行定量间伐技术,密度可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确定。

    九、病虫害防治:常见的几种病害和防治方法。

    1、云杉球果锈病。防治方法:在种园附近200米以内喷0.1% 2,4-D杀灭蔷薇科植物和稠李等。砍除严重病木。采球果时严格选无病木。营造针阔混交林。

    2、云杉红斑病。防治方法:苗圃周围的樟子松林及苗床上的云杉苗用75%百菌清,从5月末至7月初喷药2次,连续防3年,防治效果良好。

    3、云杉灰毡凋萎病。林分密度过大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防治方法:对人工林采取清林、修枝、透光伐等营林措施,效果比较好。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