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裂果的特点及原因
裂果在大多数果树上都有发生,裂果的原因复杂。裂果发生后,容易感染病虫害,引起果实腐烂,而且裂果不耐贮藏和运输,严重降低水果商品价值,导致果农减产减收,成为水果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裂果发生的特点:
李裂果主要发生在果实第2次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5月中旬至6月),通常集中在成熟前的20~30天发生。裂果发生的部位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从果实顶部至果梗方向发生纵裂,二是在果实顶部发生不规则的裂纹,三是在果梗洼处出现轮纹状裂开。李裂果后极易引起果实腐烂。
2、裂果的原因:
(1)品种特性:不同品种裂果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品种裂果很严重,而有的品种则几乎不裂果或裂果很少。一般大中型果比小型果、扁圆形果比圆形果、早熟果比晚熟果容易裂果,果实成熟期遇雨、果皮薄、质地柔软、对外界适应能力差的品种容易裂果。
(2)水分和土壤条件:李树对水分反应相当敏感,尤其是湿度变化差异大,土壤干湿不匀,浆果吸水不均,引起裂果发生。在果实第2次迅速膨大期和成熟期,久旱逢甘雨,连续阴雨或大水漫灌极易造成裂果,水分过多,湿度过大也易导致裂果,凡是雨水多的年份则裂果发生严重。
不同的土壤质地中,粘重土壤比沙质土壤的果园裂果发生严重,这是因为粘重土壤土质差、有机质含量低、通气性差、土壤易板结,导致土壤干湿变化剧烈所致。
(3)果实发育时期:李裂果多数从果实的第2次迅速膨大期开始持续到果实成熟。果实着色期在着色部位发生裂果也较为严重,因为此时果实可溶性糖大量转化积累,耐压力减少。若此期久旱逢雨,果实吸水后产生异常的膨压,同时果肉膨大快于果皮膨大而造成裂果。
此外,夏季高温多湿,病虫害的危害,以及日灼或机械损伤等因素都易引起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