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踏雪寻梅     提问时间: 2009/3/15 22:56:34
邮箱:zhm126@56.com
问题:
 

您好,各位老师!!

我承包了一片杨树林子,经常发现有天牛把树蛀了,请问天牛的生活史是怎么样的,我该怎么样才能防治呢?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3/16 9:06:14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现针对危害主干类天牛,其它天牛种类可参照。 
 
    防治措施的确定
    光肩星、黄斑星天牛防治技术措施:
    1、化学药剂防治
    危害较轻的中幼龄林采取药剂防治。
    (1)集中连片危害的林木,视当地具体情况可采用地面常量或超低量喷洒绿色威雷150-250倍液杀灭成虫。主要部位为树干和大侧枝,以微湿为宜。约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约7月初左右)进行,其持效期可达40天左右。树木高大喷干效果不好的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其他办法。
    (2)喷雾防治困难的林木,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前一周左右(约7月初),可采用树干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康福多等药剂防治成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30cm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沿主干各方位均匀的下斜孔,用药量一般0.3-0.9ml/cm。
    2、生物防治
    积极开展如花绒坚甲、肿腿蜂带菌等试验。在条件适合地段或发现有啄木鸟栖息的林分,采取人工挂鸟巢、设饵木或其他措施保护和招引啄木鸟,创造适合啄木鸟生存栖息的环境。适合于天牛虫口密度不高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地段的片林及部分防护林。
    3、个别地段可采用其它辅助性措施如人工捕捉天牛成虫、人工锤击或刮砸虫卵或插毒签等。
    4、营林措施
    (1)清理虫害木
    对危害严重无防治价值的衰弱木及成过熟林及时清理,减少虫源。
    清理虫害木及灭虫处理按以下程序进行
    1)由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对需要清理的虫害木进行标定,组织专业队在冬季或早春统一伐除。
    2)砍伐后的虫害木,去掉枝梢后集中进行灭虫处理。
    3)灭虫处理后的虫害木经检查死亡率达100%,发放除害处理合格证,有合格证才可以办理调运手续。虫害木处理方法有:
    熏蒸处理:选择较平坦地段,将砍伐下来的虫害木集中堆放,在天牛成虫未羽化前进行熏蒸。覆膜或利用当地现有条件进行熏蒸。至天牛死亡率达100%。如经检查,未达到要求,则再次投药熏蒸,直至合格为止。
    加工处理:将虫害木送到木材加工厂,加工成1cm左右的木板、将虫害木粉碎或切成薄片制成胶合板、纸浆等。也可将加工器械运到林地,当场处理,减少虫害木运输引起传播的可能性。
    焚烧:无利用价值的虫害木(包括枝桠)或无以上处理条件的集中烧毁。
要求进行灭虫处理的虫害木,一定要在成虫羽化前进行。
    (2)伐根嫁接毛白杨等抗性树种
伐根嫁接毛白杨是林分更新改造的措施之一,较适合于虫害木清理后恢复林分困难地段。要注意避免出现毛白杨等树种纯林,嫁接时隔几株(3-5株)保留一个伐桩,让其萌芽更新或补植其它树种。
    操作方法是:虫害木伐除后,在风沙干旱地区伐桩要及时培土,以保持水分。在11月或3月下旬,剪下穗条,在潮湿沙土中或用其它方法低温保存。于树液流动—初发芽时进行嫁接。按树龄大小每株嫁接2-5个毛白杨接穗,在接口处和接穗顶部抹泥,蒙上塑料,最后覆土。 
    (3) 截干更新
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对天牛集中于树干中上部为害的中幼龄林,冬春季(11-3月)在干部1.3-1.5米处以上截去,利用萌芽更新很快恢复冠形,保护其防护作用不受影响。
    (4)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
     1)新规划造林时,要规划营造多树种搭配的混交林。免疫、抗性(目的树种)树种和一定比例的诱饵树种。其中,抗性树种即目标树种或主栽树种,一般是当地适生、群众容易接受的树种(如新疆杨、河北杨、毛白杨等),约在45-50%左右。免疫树种即天牛基本不危害的树种(如臭椿、白蜡、槐树类及针叶树等)约占45-50%。诱饵树种为天牛喜食的杨树(如箭杆杨、合作杨、大官杨、槭树类等),约占0-10%。各地可根据本地区树种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提倡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为主。
    2)部分虫害木清理后进行填空补缺,栽植一些抗性免疫树种,使林分逐步改造成结构合理的混交林。
    3)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选择树种十分困难地区,其营林措施不宜生搬硬套,要根据当地情况确定适宜的措施。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3/16 10:37:30

http://hi.baidu.com/zzllxx5168/blog/item/ee84678bae720910c8fc7a9e.html

这是我的博客,这里有我的一篇专题文章,可供您参考。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3/18 22:30:06

您好,提供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

    一、治理对策。天牛治理基本思路是: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降低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进而逐步压缩发生面积和范围。

    按各地天牛发生危害情况划分为三种类型。分类型确定治理对策。

    1、发生面广、分布普遍地区:指老发生区,一般为集中连片危害。此类发生区包括感虫多年的重度危害区、轻度危害区及轻重发生与无虫危害交错地区。此类地区重点突出检疫措施,特别是产地检疫。治理时要从发生区外围开始治理,逐步向内压缩。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行综合治理,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对虫口密度大、树龄大已无挽救价值的林木以更新改造为主,个别辅以药剂防治,虫害木清理后及时补植抗性免疫树种,将林分改造成结构合理的混交林。对虫口密度较低的中幼龄林以药剂防治为主,清理虫害木和人工物理措施为辅。中心发生区采用药剂防治压低虫口密度。

    2、新传入或零星发生地区:此类地区发生面很小,包括较小范围的孤立发生区。此类地区以拔点除源、治点保面为主。进行皆伐或强度卫生伐,发现一株除治一株,消灭虫源,以后作为重点监控区。

    二、防治措施的确定。光肩星、黄斑星天牛防治技术措施:

    1、化学药剂防治:危害较轻的中幼龄林采取药剂防治。

    集中连片危害的林木,视当地具体情况可采用地面常量或超低量喷洒绿色威雷150-250倍液杀灭成虫。主要部位为树干和大侧枝,以微湿为宜。约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约7月初左右)进行,其持效期可达40天左右。树木高大喷干效果不好的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其他办法。

    喷雾防治困难的林木,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前一周左右(约7月初),可采用树干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康福多等药剂防治成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30厘米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沿主干各方位均匀的下斜孔,用药量一般0.3-0.9毫升/厘米。

    2、生物防治:积极开展如花绒坚甲、肿腿蜂带菌等试验。在条件适合地段或发现有啄木鸟栖息的林分,采取人工挂鸟巢、设饵木或其他措施保护和招引啄木鸟,创造适合啄木鸟生存栖息的环境。适合于天牛虫口密度不高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地段的片林及部分防护林。

    3、营林措施:清理虫害木。对危害严重无防治价值的衰弱木及成过熟林及时清理,减少虫源。清理虫害木及灭虫处理按以下程序进行,由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对需要清理的虫害木进行标定,组织专业队在冬季或早春统一伐除。砍伐后的虫害木,去掉枝梢后集中进行灭虫处理。灭虫处理后的虫害木经检查死亡率达100%,发放除害处理合格证,有合格证才可以办理调运手续。虫害木处理方法有:

    熏蒸处理:选择较平坦地段,将砍伐下来的虫害木集中堆放,在天牛成虫未羽化前进行熏蒸。覆膜或利用当地现有条件进行熏蒸。至天牛死亡率达100%。如经检查,未达到要求,则再次投药熏蒸,直至合格为止。

    加工处理:将虫害木送到木材加工厂,加工成1厘米左右的木板,将虫害木粉碎或切成薄片制成胶合板、纸浆等。也可将加工器械运到林地,当场处理,减少虫害木运输引起传播的可能性。

    焚烧:无利用价值的虫害木(包括枝桠)或无以上处理条件的集中烧毁。

    要求进行灭虫处理的虫害木,一定要在成虫羽化前进行。

    伐根嫁接毛白杨等抗性树种。伐根嫁接毛白杨是林分更新改造的措施之一,较适合于虫害木清理后恢复林分困难地段。要注意避免出现毛白杨等树种纯林,嫁接时隔几株(3-5株)保留一个伐桩,让其萌芽更新或补植其它树种。

    操作方法是:虫害木伐除后,在风沙干旱地区伐桩要及时培土,以保持水分。在11月或3月下旬,剪下穗条,在潮湿沙土中或用其它方法低温保存。于树液流动初发芽时进行嫁接。按树龄大小每株嫁接2-5个毛白杨接穗,在接口处和接穗顶部抹泥,蒙上塑料,最后覆土。

    截干更新。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对天牛集中于树干中上部为害的中幼龄林,冬春季(11-3月)在干部1.3-1.5米处以上截去,利用萌芽更新很快恢复冠形,保护其防护作用不受影响。

    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新规划造林时,要规划营造多树种搭配的混交林。免疫、抗性(目的树种)树种和一定比例的诱饵树种。其中,抗性树种即目标树种或主栽树种,一般是当地适生、群众容易接受的树种(如新疆杨,河北杨、毛白杨等),约在45-50%左右。免疫树种即天牛基本不危害的树种(如臭椿、白蜡、槐树类及针叶树等)约占45-50%。诱饵树种为天牛喜食的杨树(如箭杆杨、合作杨、大官杨、槭树类等),约占0-10%。各地可根据本地区树种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提倡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为主。部分虫害木清理后进行填空补缺,栽植一些抗性免疫树种,使林分逐步改造成结构合理的混交林。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