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05 |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具有南北过渡性和多宜性,降水充沛,集山水海洋之地利,生境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植被在中国植被区划系统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主要森林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根据2005年浙江省森林资源年度公报,全省林地面积667.97万公顷,森林面积584.42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57.4%(不含其它灌木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
一、林地面积
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584.42万公顷,疏林地面积3.83万公顷,其它灌木林面积31.36万公顷,未成林地面积(含未成林造林地和未成林封育地)12.93万公顷,苗圃地面积3.35万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4.84万公顷,宜林地面积17.24万公顷。
二、活立木蓄积
按照林木类型的不同,活立木蓄积分为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全省活立木总蓄积19382.93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17223.14万立方米,疏林蓄积29.35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445.40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685.04万立方米。
三、森林林种结构
根据《森林法》,我国森林划分为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其中:防护林面积158.26万公顷,特用林面积8.38万公顷,用材林面积305.26万公顷,经济林面积112.52万公顷。因受阔叶林保护的影响,目前我省薪炭林面积已很少。
四、乔木林树种结构
我省乔木林按树种结构划分:针叶林面积257.91万公顷,蓄积11761.04万立方米;阔叶林面积119.90万公顷,蓄积3436.72万立方米;针阔混交林面积42.37万公顷,蓄积2025.38万立方米(乔木林按树种结构面积和蓄积比例见图1-6)。乔木林的树种结构以针叶树种为主。
按浙江省历史沿用的优势树种组划分:松木林面积158.65万公顷,蓄积6833.81万立方米;杉木林面积125.22万公顷,蓄积6141.55万立方米;阔叶林面积109.74万公顷,蓄积4247.78万立方米;乔木经济林面积26.57万公顷(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面积和蓄积比例见图1-7)。松木林、杉木林合计的面积、蓄积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67.55%和75.34%。
五、各类森林资源
(一)天然林资源
全省天然林面积316.98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54.24%;天然林蓄积11214.86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65.12%。
(二)人工林资源
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省人工林资源有了较大发展。全省人工林面积267.44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45.76%;人工林蓄积6008.28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34.88%。人工林面积按地类划分:乔木林144.61万公顷,占54.07%;竹林37.11万公顷,占13.88%;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85.72万公顷,占32.05%。
(三)经济林和竹林资源
全省经济林面积112.52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9.25%。按主要经营目的不同,经济林划分为果树林、食用原料林、林化工业原料林、药用林和其它经济林,其中:果树林56.73万公顷,食用原料林37.35万公顷,药用林1.44万公顷,其它经济林17.00万公顷。
全省竹林面积78.29万公顷,其中:毛竹林65.35万公顷,占83.47%;杂竹林12.94万公顷,占16.53%。毛竹总株数166089万株,其中:成片林分毛竹152682万株,散生毛竹13407万株。每公顷立竹量2336株,当年生新竹占12.3%。
(四)灌木林资源
全省灌木林总面积117.31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7.56%,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浙江基本上为经济价值较高的灌木经济林)85.95万公顷,占灌木林面积的73.27%,其它灌木林31.36万公顷,占26.73%。
(五)生态公益林资源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全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的通知》(浙政办[2004]119号),全省共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94.95万公顷,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9.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63.33万公顷,省级公益林131.62万公顷,分别占重点公益林面积的32.5%和67.5%。
六、森林资源质量
乔木林的树种组成比例、单位面积蓄积量、平均郁闭度和平均胸径是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
乔木林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面积比为61∶29∶10,乔木林(不包括乔木经济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43.76立方米/公顷,其中天然乔木林40.77立方米/公顷,人工乔木林50.69立方米/公顷。乔木林单位面积年均生长量为4.16立方米/公顷,平均郁闭度0.53,单位面积平均株数1266株/公顷,平均胸径10.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