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2/20 16:10:50
刺槐播种育苗技术要点
刺槐是豆科植物,有根瘤菌,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生产经验,将河南省主要树种刺槐的播种育苗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 1 圃地选择 选择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有浇水条件的沙壤土,地下水位大于1cm的地方育苗。刺槐苗不宜连作,连作苗木生长不良,易遭种蝇、立枯病危害。刺槐与侧柏、松树、紫穗槐、杨树、楝树、臭椿树等轮作,苗木生长较旺盛,病虫害也较少。 2 细致整地 育苗地选定后,要在秋末、冬初进行深耕,耕地深度25~30cm,耕后不耙。翌春土壤解冻后,结合整地施腐熟厩肥60~75t/hm2,并施入尿素22.5~30kg/hm2,进行浅耕细耙,搂平筑床。苗床规格依当地具体条件而定,多雨地区,采用高床或垄;干旱、少雨地方,多采用平床。 3 选用良种 刺槐自然类型很多,选用优良类型刺槐作采种母树为佳。如营造薪炭林,应选无刺槐;培育用材林,应选箭杆刺槐、细皮刺槐等;观赏绿化时,选紫花刺槐为宜。 4 采种 应选择生长健壮、树干通直、圆满、速生、材质优良的15~30年生的壮刺槐作采种母树,或建立种子园。刺槐荚果成熟期在8~9月,当荚果由绿色变为赤褐色,荚皮变硬时成熟,通常在落叶后收集荚果。晒干后,用石磙碾压脱粒,除去果荚及夹杂物,即得纯净种子。荚果出种率为10%~20%,通常干藏2~3年发芽率仍较高。经检验,刺槐种子纯度90%,发芽率89%,千粒重2.60g,53700粒/kg。 5 种子处理 刺槐种皮厚而坚硬,透水性差,硬粒很多,如不浸种催芽,种子发芽出土慢,出苗不整齐、不均匀。处理方法:采用多次热水浸种,分批播种,即用热水(80~100℃)浸泡3~5min后,对冷水浸1昼夜,筛出膨胀种子,晾后进行播种。未膨胀的种子,再用热水浸种,反复多次,90%以上种子吸水膨胀,剩下少量硬粒种子再混沙催芽。按3∶1的比例,放在背风向阳的沙坑中经常喷水,保持湿润,每日翻动1~2次,有1/3种子露出根尖时,即可播种。 6 播种季节 以春播为主,越早越好。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为宜。在春季特别干旱、雨季降雨多的地方,也可在7月上中旬播种。当年苗高30~50cm,可出圃造林。 7 播种方法 以苗床条播为好,便于除草、松土、灌溉。干旱、山地育苗,可用条播培垄方法,即每隔30cm开1条宽7~8cm,深2~3cm的播种沟,沟度踏平,沟内浇水,待水渗入后,在沟内撒播已催芽处理的种子,然后将播种沟培成高10~15cm的垄,待种子开始发芽时,适时用耙子轻轻耙平培土,使覆土仍在0.5~1.0cm。播种量:畦播种子30~45kg/hm2;大田育苗时,采用耧播,行距25~30cm,播种量60~75kg/hm2。 8 播种苗管理 8.1 出苗期 播种后,从刺槐种子萌发出土,到幼苗出现真 叶时为止的一段时期为出苗期。刺槐播种后,在温度5.2℃左右时种子开始萌发:20~25℃为种子最适萌发温度。幼苗出土前后,易遭种蝇危害。同时,幼苗嫩,易遭灼害和立枯病危害。所以,此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刺槐播种后,出苗早、出苗齐、出苗全,必须做到播前催芽,及时播种,保证地表湿润,防治地下害虫,尤其是种蝇幼虫危害。 8.2 生长缓慢(蹲苗期) 从幼苗出现真叶开始,到苗木开始加速生长为止,时间在5~6月,此期幼苗再现侧枝,能进行光合作用,但生长缓慢,仅占全年总生长量的10%左右,根系生长很快,深达20~40cm。此期抚育的主要措施是及时间苗定苗。苗高5~10cm,进行间苗、定苗,株距4~6cm,留苗112.5万~225万株/hm2。为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应适时进行合理灌溉,即干旱天气,一般10~15d灌溉1次。雨后或灌溉后,应及时松土保墒。松土要浅,不伤苗根,结合松土进行除草。同时,要防治蝼蛄、蛴螬、地老虎和蚜虫等危害。 8.3 旺盛生长期(速生期) 这一时期为70~80d,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很快,特别是地上部分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80%左右,侧枝较多。该时期是决定苗木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抚育管理是提高苗木质量的关键措施。所以除继续做好松土、除草外,要及时进行追肥、灌水和防治病虫害,在不旱情况下,不必灌溉;雨季注意排水。苗木生长期间,宜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追肥2~3次。追肥以氮、磷、钾完全肥料为好,每次施追肥75~112.5kg/hm2,后期适当多施磷、钾肥,促进苗干木质化,并及时做好防虫工作。 8.4 生长休止期 9月中旬随着气温下降,刺槐苗木生长速度由快变慢,直到霜降停止生长,落叶后进入休眠。该期苗木特点:生长缓慢,占全年生长量的10%左右。茎色由紫绿变红褐色,叶逐渐变色脱落。苗木地径稍有增长,根系仍在生长。此时期应停止施肥和灌溉,防止苗木徒长,提高越冬抗寒能力,并加强管理,防止人畜危害。刺槐造林多用截干苗。为培育健壮的根系,在苗木生长期间,采用摘叶剪叶等措施,促进苗木根系发育,效果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