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gxlaohu     提问时间: 2009/2/12 7:30:21
邮箱:505249461@qq.com
问题:
 
专家您们好,我8号提问的问题,得到的回复是,一个专家建议种毛竹,可是我们那山地比较陡,毛竹是需要足够的水源的是不是?如果缺水是要用机子抽水的,不太适合吧,毛竹还是需要一定的管理的是不是?可能毛竹不行,两个专家建议种桉树,可是我听说桉树对土壤和水源都有一定的影响,种过桉树的土地再想种别的就很难了,对水源也有一定的污染,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正确,我家果园在一个水库边,要是对水源有影响那我们是不想种的,虽然是承包的土地我们也要尽力的去保护土地和水源。你们说种松树行吗?要是可以种什么松树好?还有我们家的早密梨树还可以利用吗?要是全部砍掉怪可惜的,只能当柴火烧现在烧柴的都没有了,不知道拿来干什么了,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节目,有一个人把一些树嫁接以后变成景观树卖给做园林的,不知道我们的早密梨树可以吗?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2/12 7:53:00

请您登陆我的博客:http://hi.baidu.com/zzllxx5168/blog/item/9aad8e50fbc27664853524f8.html

 

查阅:

 

无辜的桉树,林业的功臣——谢耀坚研究员关于桉树功过的客观评价

  关于桉树是非功过的话题,是很多读者感兴趣的。虽然已经作了多方面的介绍,但是读者仍然向我们提出很多问题。经过一番梳理,我们发现,读者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在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谢耀坚研究员撰写的这篇文章中都可以找到生动、通俗的解答。比如针对桉树有毒的传闻,文章反举了可爱的树熊考拉在桉树林中自在生活的例子。针对种过桉树的土壤就不能种其他作物的说法,文章指出,桉树引起地力衰退,这是存在的,但有人说种过桉树的土壤,就再不能种其它作物了,只有荒废,那就言过其实了。桉树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是真的吗?桉树是“抽水机”,会把地上的水抽干吗?对于这样的问题,文章也都以科学调查和科学实验的数据,作出了相反的结论。

  谢耀坚研究员最后对桉树的评价是“七分优点,三分缺点。”面对人们的指责,“桉树是无辜的,它应是林业的功臣!”这些评判,使我们对桉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不了解不具有发言权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树属树种的总称,原产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1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桉树与杨树、松树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17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四川、湖南、江西等省。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如广西“十五”期间营造速丰林1000万亩,其中50%是桉树,世界几大著名浆纸企业纷纷抢滩广西,大量圈地营造桉树速丰林,使广西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大省。

  然而,随着桉树在我国南方的快速发展,关于桉树的争论也越来越多,人们担心桉树的发展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些人对桉树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却随意断言桉树破坏生态环境,应该禁止推广,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桉树作为速丰林的优点

  1、生长极快。桉树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树种,生长旺季,1天可长高3厘米,一个月可长高1米,一年最高可长10米。巴西拥有世界上生长最好的桉树人工林,最高生长速度达到7.8立方米/年亩,我国在海南的试验林中,最高生长速度达到4立方米/年亩。

  2、轮伐期极短。北欧云杉人工林的轮伐期为70年,我国马尾松人工林的轮伐期为20-25年,杉木轮伐期15-20年,而南方各省桉树人工林的轮伐期为5-7年,尤其是在雷州半岛,有的甚至缩短至3-4年。由于生长极快,生产的木材主要用于打成木片,作为造纸或纤维板工业原料,因此,短周期小径材的经营模式很受欢迎。

  3、技术成熟。桉树适应性强,适宜于集约经营和高产栽培,目前世界各地广为种植,有一整套成熟的栽培、管理技术,只要品种得当,措施到位,就一定能获得高产。

  4、病虫害少。由于桉树是外来树种,目前在中国大面积种植的历史不长,因此,还很少有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比杨树的情况好很多。但近年来,病虫害的情况有扩大发展的趋势。

  5、经济效益好。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我国林业产业中的佼佼者。以湛江地区为例,种植桉树的纯利润可达到200-500/年亩,近几年来,桉树木片价格不断攀升,林业税费不断下降,因此造林的利润越来越好,在这里,有人愿以100/亩的价格租地种桉树,可见桉树人工林的利润丰厚。

  关于桉树的指责和传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桉树人工林大面积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对发展桉树的看法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发展桉树对社会是有益的,创造了财富,产生了效益;有的人则把发展桉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说什么“桉树引起地力衰退,种过桉树的地以后就不能再种其它作物了”,“桉树是抽水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甚至把大面积的桉树林比作“绿色沙漠”等等。还有的人说,桉树分泌有毒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扩散到水中,可将鱼类毒杀至死,如此等等,传闻很多。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桉树是不是有毒?

  这是一个浅显的问题,以下事实可以证明桉树不但是无毒的,而且还可被动物和人类直接利用。澳大利亚有一种动物叫考拉(树袋熊),生活在桉树林中,专吃桉树叶为生,如果桉树有毒,动物能吃吗?此外,澳大利亚从南到北到处都是桉树林,各大城市的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是桉树,生命至上的澳大利亚人却从未反映过桉树林区的水源不好,更不要说有毒。再有,桉树有一种副产品——桉叶油,从桉树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天然化合作物,是用于化妆品和药品的原料,很多喉片中即含有桉叶油成份。因此,说桉树有毒,完全是无稽之谈。主要是人们对桉树不了解造成的。

  种过桉树的土壤,就再不能种其他作物了吗?

  关于桉树引起地力衰退,这是存在的,但有人说种过桉树的土壤,就再不能种其它作物了,只有荒废,那就言过其实了。

  所有人工林树种,由于实行集约经营,都会造成一定的地力衰退,因为人工林生长快,密度大,吸收的矿质营养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农民将枯枝落叶全部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很正常。是不是土壤肥力下降了,土地就荒废了?没有那么严重。关键是科学管理,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下表(见附表)说明,桉树无论是吸收还是带来的矿质营养量,较其他植物相比都不是最多的。因此,说桉树会导致严重的土壤退化是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

  以湛江地区为例,成立于1954年的雷州林业局,种植桉树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面积70万亩,90%都是桉树人工林,照某些人的说法,那这里的土地早该荒废了。但情况恰恰相反,这里的桉树人工林的产量一代更比一代高,20世纪70年代前的生长量只有0.3立方米/亩年,现在达到1.5立方米/亩年,这是为什么,就是依靠科技,一是使用了桉树新品种;二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三是现在当地老百姓燃料问题解决了,枯枝落叶回归土壤,因此桉树越种越好。雷州的农民还喜欢在桉树采收地间种西瓜或蔬菜,理由是林地种菜,病虫害和杂草少,产量高,桉树地还可以种蔬菜,何来荒废之说?!

  桉树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问题。客观地说,由于桉树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又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肯定简单多了,但决没有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事实上,据华南农大谢正生等在雷州半岛5个不同地点桉树林下调查结果,采集到桉树林下植物种类共计61127150种,证明桉树人工林对雷州半岛的森林植物多样性并未造成降低。福建长泰岩溪林场洪长福等对漳州尾巨桉林下植被调查表明:林下植被共有294953种,同样说明“桉树底下不长草”是没有依据的。

  在桉树的原产地澳大利亚,桉树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走进桉树林随处可见到袋鼠、鸟类和爬行动物,地上则有茂密的灌木和杂草。

  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树种得太密,每亩300株以上,林下无阳光,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造桉树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的适应性强;三是人工抚育强度太大,除草及时,高度集约经营,导致没有杂草。

  桉树是“抽水机”,会把地上的水抽干吗?

  桉树是“抽水机”,把地上的水抽干了,确实危言耸听。是不是真这么严重呢?不是!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樵、咖啡需要80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于桉树生长快速,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它树种多一点,但并不构成危机。桉树在雷州半岛的水分蒸腾只占降雨量的1/3左右,蒸腾+蒸发量为1000-1100毫米/年,小于年降水量1500毫米,不会造成地下水减少。并且,中澳合作项目“桉树与水”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桉树林夏季对地下水的补给是明显的,具有一定的水源涵养作用。

  桉树七分优点三分缺点

  作为桉树科技工作者,让我们客观地对桉树作一番评价,应该说是七分优点,三分缺点。桉树是无辜的,它应是林业的功臣!只要我们尊重科学,适地适树,科学整地,合理施肥,密度适当,按照可持续发展规律来经营桉树,就可以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造福人类社会!

  谢耀坚教授简介:

  谢耀坚,男,1961年生,研究员。湖南湘潭县人,1982年中南林学院经济林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森林植物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中南林学院在读博士生。1985-1997年在中南林学院任教,先后担任植物生理教研室讲师,副教授,兼任经济林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1995-1996年期间,赴瑞典农业大学访问研究一年。1998年调入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现任桉树中心和南方国家种苗基地党委书记兼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永久高级会员,《桉树科技》杂志主编,湖南省、安徽省、福建省等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顾问。(信息来源:海南日报)

相关链接:

桉树问题争论的缘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国外的一些生态学者认为,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对植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和当地原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都会造成影响,因而反对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我国也有不少学者持这种观点)。   

争论缘于印度  

自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印度大规模创建桉树种植园的行动引起了来自环境保护论者、社会工作者和一些非政府组织强烈的不满。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环保学者兼作家Vandana Shiva。80年代中期,Shiva刊登在《Ecologist》、《Ambi》上的一系列特别报道,以及随后的一篇物种“生态审计”中,指责桉树不亚于“生态法西斯”。Shiva列举了桉树(细叶桉)的一些主要危害:一、桉树是一种需水量大的植物,它还会降低其他物种可获得的水量,竞争力强于其他物种。二、桉树是一种养分需求量大的植物,会给其他植物造成伤害,这点会因为桉树落叶的低土壤回收率而加剧。三、桉树是一种有毒植物,因为它具有异种抑制性。对Shiva的这些观点,当时的印度林业部门不予认同,且一些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是,Shiva等提出的反对该外来物种桉树的言论并不完全可靠。桉树带来的可以觉察的环境影响更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不是桉树本身所具有的固有特性造成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作出评价  

然而,由此爆发的争议导致当时印度农民种植桉树的积极性大为减弱,并且波及全球其他国家,使桉树发展不得不在争论中前进。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门组织专家研究了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效应问题,Davidson和White于1993年在粮农组织的桉树问题专家评议会(曼谷)上发表了他们的专门综述,结论是桉树种植后所导致的生态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坏。很多媒体反映的问题并不是桉树本身带来的,而是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粤西桉树的研究  

一些科学家对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夏季对地下水的补给是明显的,它和其他树种一样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中国和澳大利亚合作项目:桉树与水)。中国林科院宋永芳教授的研究表明,桉树单位收获量所消耗的水分只有针叶树的50%,相思的81%,和其它树种相比,桉树绝对是节水型的树种。在我省许多地方也可看到,经营得好的桉树林,林下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盖度也很高,有些地块杂灌木长得几米高,与桉树共生共荣。有专家指出,从我省粤西一带几十年栽培的历史来看,桉树不仅适合我省大部分地区生长,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林分蓄积量,为国家生产大量的木材,而且,在经营得当的条件下,也不会造成太大的生态影响。

也有人提出:广东应以竹代桉,扩大竹子种植面积

竹子生长迅速,一般三年即可成林,产量高,而且竹林与其它林木不同的是可持续性,竹林营造好后,可年年砍伐,且竹子的纤维比大多数阔叶树种好,完全可以满足造纸的要求,而且竹子的综合利用技术在我国业已非常成熟,竹材可作建筑、也可加工竹胶合板、竹炭,竹叶可加工成饲料,提取竹叶黄酮。同时竹子根系发达,有很好的水土保持能力。发展绿竹周期短,见效快,投资省,效益好。竹子基地建设重点应放在我省东、西、北江上游的韶关、肇庆、梅州、清远、河源等市,要压缩桉树面积,大力发展丛生竹、毛竹,增加竹子资源,开发竹加工新产品。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2/12 7:55:18

种植松树的话,可以考虑发展湿地松、湿加松、高产脂马尾松等。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2/12 8:33:44

湿加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inus oaribaea)是澳大利亚研究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它是由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互为父母本产生的后代,再杂交而成的二代杂交品种,在澳大利亚已成为主要人工造林树种之一。

  形态特征:接近于湿地松,是利用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基因重组,使二个亲本树种的优良性状在杂种子代中同时得到表现。它综合了父母本的优良性状:  1、既具有湿地松通直圆满、耐水渍、早期速生的特性,又具有加勒比松后期生长快、皮薄等优点。  2、适生范围广,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比其亲本湿地松更为耐寒,在我国长江以南绝大部分地区均能适应种植,在干旱贫瘠的山地也能生长健旺。  3、抗风能力较强。它与湿地松一样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少受台风危害。  经引种实验表明:杂交松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介于二个亲本之间,同时具有生长快、节间距离长、含油脂高、少虫害、适生范围广等特性;其早期材积增益可达亲本的3倍以上,杂种优势极为突出,而且表现出较强的抗松突园蚧能力,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树种。本场采用扦插繁殖,培育杂交松(湿加松)容器苗。


4、经济效益分析F2杂交松,在厦门、德化示范种植:半年生平均树高生长达1米,二年生平均胸径5厘米,树高2.5米;在广西、广东引种试验表明,4年生胸径平均达11厘米,7年生胸径达20厘米,年平均胸径生长可达2.8cm,木材平均生长量每亩达12m3;如果种植15年砍伐,木材生长量将达到每亩22m3。可见其生长量、生长态势等方面均优于同期造林的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


1、木材效益:第10年开始采收松脂,第15年砍伐,可生产木材22 m3/亩,按900元/m3价格计算(杂交松木材市场价格高于同期同规格的桉树价格),产值19800元/亩,平均效益:每亩每年可达1320元。另外还有采收松脂的收入。

2、松脂效益:杂交松至第10年时开始采脂,按每亩90株,每株产脂3公斤/年.株,松脂价格4元/公斤(2006年以来价格:4.4到5.4元/公斤),每年每亩生产松脂价值约1000元。这个额外的收入,是桉树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国际市场的松脂价格有趋升的态势。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2/14 19:54:50

梨树,用于园林绿化的可能性不大.

湿地松,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树种.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