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双子的薰衣草     提问时间: 2008/3/7 19:51:02
问题:
 
一亩地能种多少棵杨树?需要根据成长和施肥和浇水时的考虑吗?树跟数之间需要多大间隙?谢谢了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3/7 21:25:32

请登陆我的百度空间:http://hi.baidu.com/zzllxx5168/blog/item/8757681ea80725f01bd576d1.html

杨树人工林质量,杨树造林密度

1    杨树人工林质量

据统计,我国2000年的木材需求量为2.05亿m3,实际生产量只有1.31亿m3,缺口7000m3,预计今后的缺口还将大幅度扩大。我国的木材生产中,速生丰产林的贡献率相当低,目前,其年平均木材产量和需求量仅占24%~15%,远不及巴西(人工林年木材产量占木材总消耗量,下同)的33%,意大利的50%,新西兰的98%。

我国杨树人工林的质量和生长量,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目前,速生丰产林的平均年生长量不足0.60.8 m3/667m2,远低于林业先进国家的2 m3/667m2。国际上的杨树年均单位面积产量指标(见表),可用来与我国杨树的产量相比较。

单产水平类别

年均单产量

国际一般水平

10m3/?/span>公顷

0.66m3/·667m2

国际中等水平

2030m3/·公顷

1.332.0m3/·667m2

国际最高水平

53.3m3/·公顷

3.55m3/·667m2

我国多数杨树人工林的产量在每年每667m21.0 m3以下,还达不到国际中等水平,属于低产水平。由此可见,我国杨树人工林的生产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意大利的杨树面积占其林地面积的2%,但是杨树的木材产量占全国木材总量的50%。在意大利,杨树种在土壤好的地方,采取好的管理措施,每年每公顷的平均生长量为20 m31.35 m3/667m2)。如果创造了特别好的条件,可提高到30 m32 m3/667m2)。我国杨树面积占总森林面积的4.86%,比意大利大一倍多,虽然我国没有关于杨树木材产量在全国木材总产量中的比例数据,但是,我国57.18 m3/公顷(3.8 m3/667m2)的杨树单位面积蓄积量,仅相当于意大利的杨树林分3年多的生长量。与此相比,我国的杨树生产水平还相差得很多,提高产量还有很大的潜力。

国际上杨树栽培的先进经验虽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我国还没有真正学到手。我们堤防部门应该如何确立杨树产业发展的方向,如何改变老的杨树造林模式,对管理技术应该作出哪些必要的革新,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    杨树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的重要因素。密度一旦确定,在林分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起作用,对采伐年龄和产量影响很大。确定合理的密度,必须考虑到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保证林木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高产和希望培育的木材径级。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材种的价格和经济效益。

杨树是喜光树种,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林分密度决定杨树的光照条件。常见到公路、沟渠两侧倾斜上长杨树,就是其趋光性所致。杨树的顶端优势明显,树干直立,是由于顶端的分生组织活动力强,抑制侧枝生长的缘故,常见的多头树则是主杆受损后侧枝竞争生长的结果。密度一般对树高的影响不很大,但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影响十分明显。单位面积蓄积量,受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材积和年龄因素的共同制约,随着年龄的增大,密度的作用愈加明显。

我国杨木主要用作民用材和工业用材,且工业用材的需要量仍在不断增长。杨木小径材用于造纸、制造纤维板等;大径材用于制造胶合板和火柴。确定密度应该以各地市场需要的杨木材种为根据。生产小径材,单位面积上株数多,平均单株材积较少,林分的数量成熟较早,采伐期较早。生产大径材则相反,单位面积上株数少,平均单株材积较多,林分的数量成熟较晚,采伐期比较晚(数量成熟龄也叫作平均生长量最大成熟龄,是指用材林在单位面积上每年生产材积数量最多时期的年龄,这个时期也是林木平均生产量最大的时期。)。

国际杨树委员会1979年规定的杨树密度等级

密度

等级

每株占地面积(m2

每公顷

株数

667m2

株数

很密

<10

>1000

>66

1025

1000400

6626

中等

2535

400285

2619

一般

3545

285225

1915

4560

225165

1511

很稀

>60

<165

<11

幼林阶段,单位面积株数对产量起主要作用;林分后期,近熟林和成熟林阶段,单株材积的作用由弱变强,取代单位面积株数,对产量起主要作用。因此,培育大径材要为林分后期单株材积的增大,提供足够的单株营养面积(3064平方米)和较长的轮伐期(1215年)。

我国的杨树密度主要属于密的前3级,极少有稀的后3级。而国际上是重视和倾向杨树稀植的,这对我们克服杨树种植过密的倾向有参考价值。

根据我国在山东省杨树密度栽植试验,培育小径材,株行距(m×m)可选用2×33×3;培育中小径材,可选用2×53×4;培育中径材可选用3×53×6;培育胸径3040cm的大径材,可采用5×64×86×6

根据密度栽植试验,上述密度级在成熟或近熟时的材积产量和径级评价为(以下数据为山东试验田数据,应用本地实际存有差异):

第一:2×3111/667m2),一般为极限密度,超过则生长不良。在此株行距下,往往第2年开始出现个体间的竞争,并抑制胸径的生长。天然整枝从第3年开始,材积生长量56年达到高峰,后急剧下降,因此采伐年限为56年,每亩平均材积量2m3以上,平均胸径14.2616.6cm。此产品只适合做造纸材。目前,小径材售价很低,而且缺乏市场,常常是高投入低产出。若选择此密度造林,宜选用窄冠的欧美杨类。

第二:3×374/667m2),2×565/667m2)和3×455/667m2)可视为近似的一组密度等级。3×3培育胸径<17cm的小径材,价格低;2×53×4培育胸径21cm左右的中小径材,价格较高。这3种密度等级的年均亩产材积生长量在1.51.8m3,材积生长量增长早,46年达到高峰,后急剧下降,采伐期可定位67年,8年生胸径可达到22.5cm。比较而言,2×5便于林农间作,集约经营强度较高。3×4则容易培育胸径2122cm的木材,经济效益较高。

第三:3×52.5×644/667m2),3×637/667m2)和4×520/667m24种密度,适于培育2225cm的中径材,采伐年限为810年,年均亩产材积生长量在1.41.6m3之间,2.5×6更便于林农间作。虽然这四种密度单位面积株数较少,年均材积生长量稍低,但所产生的经济较大,价格较高。

第四:5×622/667m2)和6×618/667m2)适于培育3335cm的大径材,采伐年限为1012年,年均亩产材积生长量在1.21.5m3之间,材积连年生长量6年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培育杨树大径材单株营养面积至少应在30m2以上,低限密度为5×6

很多人认为“密植株多收益多”,实际未必如此。湖北省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培育杨树大径材,且湖北、湖南两省的胶合板工程对杨树大径材从来都是供小于求。我国栽培的多数是适合培育大径材的黑杨派栽培品种,如果立地条件适宜,此用7×78×8的株行距,10年多就能长成胸径超过5060cm的大径材。南京林业大学在江苏泗阳县的试验林,12年生的I-69I-63I-72杨,株行距为8×8,平均胸径相应为46.7cm46.2cm51.5cm,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2.0m31.88 m32.33 m3,年均亩产材积量分别为1.77 m31.63 m32.03 m3

大径的杨树,下部可提供大径材,中部和上部分别提供中径材和小径材,能满足各种材种的需要,密植的小径杨树则不能。另外,大径材由于种植得比较稀疏,成材后较长一段时间仍能维持比较高的生长量,如果市场价格不如意,可以延期采伐。但小径材则不然,它们的材积连年生长量达到高峰后陡然下降,林分较早衰退,必须及时出售。

【编者语】大径材的效益并不差,应该重视大径材的培育。我国是世界上杨树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在盛产杨树的县,几乎找不到胸径超过4050cm的杨树。地多树多的地区,由于护堤护岸林防护、生态、公益性质的约束,年采伐量也不可能无限增大,采伐周期势必延长。改变现在大密度的栽植模式,不但可以延长林间套作时间,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收益,而且,即使在采伐限额制约的条件下,也能保证树木的良好生长,得到持续增长的经济效益。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3/8 9:16:03

杨树造林密度根据林种、培育目标、材种、立地条件、品种确定。胶合板材用材林在16~42株/亩,黑杨派树种107、108、中林46等不高于28株/亩,白杨派树种不高于22株/亩。纸浆材用材林、纤维材用材林密度不高于112株/亩。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3/9 14:33:15

要根据培育目标、土壤反力、杨树品种、经营管理水平等来确定。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8/3/10 1:23:13

您好,杨树的栽培栽培模式,要根据培育目的来设计,我们实践的经验,株行距4*5M,3*6M,4*2*8M,以培育大径材为方向,选择良种壮苗,合适的立地条件,精细的抚育管理,十三年后砍伐,每亩蓄积可达30立方。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