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    提问时间: 2005/8/9 14:10:14
邮箱:
问题:
 
 想移植山上的马尾松,具体怎样移植才能成活?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8/9 14:34:44

下面一文好像是为您准备的,请您查阅。

【题目】 马尾松大树移栽技术

【刊名】 植物杂志, 2001年 05期
【作者】 庭玉凤
【机构】 贵州省黔南民族农校
【摘要】 马尾松为常绿乔木,其生长速度中等偏快,耐贫瘠、喜酸性粘质土壤,是绿化的重要树种。由于大树移植较难,故进入城市园林不多。如果掌握了马尾松移植的技术要点,让它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发挥作用,还是很有可能的。现将移植技术介绍如下:一、时间和地点选择为保证树木...
 
【同类文献】 [1] 祝学范!230031,合肥市西郊十里庙,杨克美.大树移植技术浅析.林业科技开发,2001.
[2] 李凤毅!庐江县.马尾松芽移育苗.安徽林业,2001.
[3] 吴会乐.马尾松扦插育苗试验.安徽林业,2001.
[4] 邹万春 ,白卫国.派阳山马尾松速丰林前景喜人.广西林业,2001.
[5] 陈小龙,熊发毅.马尾松与湿地松TMP制浆性能的异同.中国造纸,2001.
[6] 万芳芹 ,刘仕木.民间良药马尾松.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
[7] 陈国金.培育马尾松大径材林适宜松荷混交模式的研究.河北林果研究,2001.
[8] 徐海兵,陶承友,万志洲,王福全.南京紫金山风景区人工促进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研究.江苏林业科技,2001.
[9] 杜元民,包志刚,李淑萍.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湖南林业,2001.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5/8/9 15:25:27

松树大树移栽技术

松树是园林绿化中的常用树种,为探索其大树移栽技术,笔者于2000 3月对4株高4.6、树冠直径1.510年生松树进行了移栽。移植过程中采取了预挖树坑、大土球移栽、运输、栽植、灌水、移植后管护等技术措施,4株松树均已成活。经过两年多的观察,移栽的松树生长正常,枝繁叶茂。现在把移栽技术介绍如下:

  一、预挖树坑。预挖树坑须在栽植的前一周完成,一般树坑直径与树冠直径相同或大于树冠直径,深度1左右。挖坑时将表土和生土分放,把石块和建筑垃圾捡出,灌透水后等候栽植。

  二、大土球。移植松树大树移植的土球要与树冠直径相同或大于树冠直径。移植前三天灌一次透水。开挖时尽量加大挖土范围,可达到断根线以外50厘米处。为减轻起运量,在树干基部先把上层表土去除,再沿断根线外沿向下开挖。挖到23时,用浸湿的草绳和麻袋进行围扎(或用浸湿的草绳和木板围扎),越向下越小,最后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体。

  三、运输。松树挖掘后,根据树木的大小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在起吊运输过程中要尽量保护枝叶和土球,争取当天起运,当天栽植。运输时如交通方便,可以直接装车运到栽植地;如交通不方便,应尽快运到交通方便的地方去,然后再装车运到栽植地。

  四、栽植。栽植前要对劈裂或损伤的部位进行修剪。直径2厘米以上的根要用锯锯掉顶部,锯口要整齐,以利于愈合,并用多菌灵对土壤和根部进行消毒。在已挖好的树穴内每株施腐熟的土杂肥15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3公斤(或施一些腐殖土和塘泥等基肥),然后再填入20厘米的表土。将处理好的大树抬到树穴中央栽植,将表土填回树坑内。坑土填到离地面0.5时,要用脚踏实后再填,让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注意不要把土球弄松,以免伤到根系。填土到与地面相平,在树坑周围垒成土堰,以便于灌水。

  五、灌水。松树栽植后应及时浇透水一次,要灌足、灌透,水渗透后立即封土。第1012天左右开穴灌水一次,此后1215天再灌水一次,具体根据天气情况、土壤质地而定。灌水应注意控制水量,新移植的树木,因根系损伤而导致其吸水能力减弱,对土壤中水分的需求量较小,土壤湿润即可。每次灌水后要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以利于根系的生长。土壤水分过多时,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六、移植后管护。1.支撑大树移植后应立即支撑固定,防止倾倒。支撑架桩以正三角形桩最为稳固,上支撑点在树高23处,并增加保护层,以防伤皮。2.施肥栽植后4550天结合浇水追施第一次肥料(施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慎防伤根。3.中耕松土为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其良好的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应经常中耕松土,但要小心不要伤到根系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