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高级搜索:
发布时间:
让枯木逢春成艺术
2010-10-29|

枯树桩顾名思义就是一棵大树被砍倒后,剩下已经腐朽了的一截枯桩头。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已经枯萎了的树桩一般都是弃之不用。然而,来自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的一位白族小伙却对它们情有独钟,在他的手上,这些被废弃在野外的枯树桩不仅能变废为宝,成为他发家致富的一个品牌产品,还成了艺术品。

树桩雕吸引游客眼球

现在,只要你从老320国道经过保山市瓦窑镇龙舞村时,在村子脚下路边的空地上,就会看到新出现了一个独特的枯木根雕展示市场。

在这个露天市场里,你既能看到已雕琢好的根雕成品,也能看到一根根枯树桩,还能看到工匠在现场为你展示的根雕技艺表演。一些游客在参观时动了心,一边围着这些根雕作品转悠,一边和摊主讨价还价。交易成功后,短时间一个栩栩如生的作品就被拖上车拉走了。但很多人在参观后都不由会冒出一个疑问:这些根雕作品的原材料真的都是被废弃的枯树桩吗?不到现场看一看还真的难以把这些精美的根雕和看上去已经腐朽的枯木联系在一起,而开创这个行业的就是来自瓦窑镇的白族小伙李发军。

百件桩雕堆满石棉瓦房

在靠近瓦窑金厂河一级电站取水坝附近,有一间简陋的石棉瓦房,主人就是枯树桩根雕工匠李发军。眼下,李发军不仅靠自己的枯木根雕闯出来一条生财之道,同时也成了当地知名的“艺术家”。

李发军是一位身材不高、皮肤黝黑,衣着简朴的28岁小伙,让你一看就知道他是居住在附近的白族人。见到记者他便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迎过来打招呼,在他的房子里堆放着各式各样的树桩和根雕作品。李发军告诉记者,他是瓦窑镇龙舞村村民,这些树桩全是用来做根雕艺术品家具的,有的是正在雕琢的半成品,有的是雕琢好的成品,有的还是原始树桩。在他的简陋石棉瓦房里,摆放着近百件茶几、桌椅、凳子等根雕艺术品。

首件作品卖得3000元

李发军介绍说,瓦窑镇是一个山区小镇,镇内山高林密,生长着许多参天古树。在以前缺乏保护时,当地的山坡和江边遗留下来很多大大小小的枯树桩。以前大树被砍走后,树桩都会被废弃在山里,不是被村民砍来做柴烧掉,就是呆在山里慢慢风化了。李发军说,他家祖传有木雕手艺,近年来他在继承父业时经常为难以找到一些好材质、好品相的木料伤脑筋。一次他和几个工友一起进山,一路上见到很多废弃的枯树桩。这些枯树桩有的三三两两地堆放在山坡上,有的还埋于土中,很少有人问津。一个工友边走边说:“这些树桩常年睡在山里太可惜了,要是有人能把它们利用起来,说不定有大用场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发军仿佛被工友的一句话点醒了。

回来后,李发军寻思,这些枯树桩呆在山中就是废物,要想办法把它们利用起来。自己不是正好缺乏木雕的好材料吗,这些千奇百怪的树桩正符合根雕创作的特点,把它们收集回来做成根雕,不是正好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吗?第二天天刚亮,李发军就匆匆进山寻找、收集枯树桩。

在收回第一批树桩后,李发军根据枯树桩的天然模样造型,将其中一根树桩雕琢、加工成为一个根雕艺术茶几,一个看似废弃的枯树桩顿时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上品家具。第一件作品问世后,李发军试着把它运到保山,刚抬上市马上就有人出价3000元买走了。拿着这笔钱,李发军高兴极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一根根枯树桩被他精心雕琢成一件件具有观赏和使用性的艺术家具。

李发军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买房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房子里多增加一些天然气息,所以枯树桩家具就成了首选,因此造成桩雕家具市场销量逐年上升,2008年以前每年销量只有上万元,去年却上升到了十多万元。而且这些用枯树桩雕成的根雕工艺品升值空间较大,去年保山城的邓先生来买了一张茶几,当时卖价仅3000元,可是当邓先生运回家后,马上就有人出价15000元向他购买,他都不愿意卖。

树桩雕处境喜忧参半

在李发军的桩雕场所,记者看到他聘请的三四个桩雕师傅正在根据木桩的造型仔细地雕琢着,经雕琢已经涂好漆料的桩具用塑料布或毯子遮盖着摆在一边,没雕好的又摆在另一边。李发军介绍说,要雕琢出精美的枯树桩雕,必须有一门很好的雕琢手艺,而李发军雕琢的枯树桩雕,目前获利还有限,还没有让他从中得到最大的利润,而只是拿到了一点辛苦钱。采访中,李发军向记者道出了他的苦恼。由于缺少资金,他的场地没有校正过水平,地面凸凹不平,因此在他这里很平稳的家具拿到标准商品房里一放,有的枯树桩雕艺术家具的脚会不平稳。而且他现在的房屋太简陋,有时刚刚涂好漆料的桩具被风突然吹来的沙子给弄脏弄粗糙。

李发军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从小生活在这里没有机会投师学艺,雕琢手艺技术还不精,目前只能从事粗加工,还不能上规模上档次进行雕琢。有的桩具在他这里买走后,经大师雕琢后价值就翻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自己吃了不少亏,去年卖了10多万元的桩具,除去师傅工钱和自己工时费外,赚到的钱还不足2万元。由于他的雕琢处所距离大市场较远,他的艺术桩雕具还属于躲在深闺人不知的境地。

李发军说,经过多年的雕琢生涯,他从中总结了一些雕琢经验。他认为桩雕不同于其他普通木雕,桩雕是一门艺术加技术的活,桩雕没有固定的图案格式,一切得从枯树桩的实际艺术造型出发,因树桩的造型和大小而异,不懂艺术,再好的造型你用普通的眼光看就是一棵枯树桩而已,所以搞桩雕既要有发现枯树桩造型的细胞,又要有雕刻造型的技术,二者必须紧密结合,密不可分,要做到一看到树形就想到该怎么雕琢可不是一日之功。

李发军一口气向记者讲述了他今后的想法,结合他在实践中吃了不少亏的情况,今后他将规整场地,并建盖涂漆料房舍,同时,继续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提升桩具档次,尽量做好精加工深加工,进而提升桩具价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保山城里设立一个营业窗口,将枯树桩雕发展壮大。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本页 | 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