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高级搜索:
发布时间:
林业部分科研成果
2003-09-25|

  杉木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分研究

  该研究是林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洪菊生等人主持完成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10年三次种源试验研究,进一步搞清了杉木水平分布范围,首次系统地报导了杉木分布区主要42个山系垂直分布的上限和下限,弄清了其地理变异规律;在研究杉木地理种群基础上,将杉木分布区的种源划分成九个种源区,并为杉木各造林区初选出一批增产潜力大的优良种源,材积平均增长在20%以上。该成果已在制定《杉木种子区国家标准》中应用,并在面上推广造林850万亩。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马尾松造林区优良种源选择

  该研究是亚林所荣文琛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国家“七五”攻关成果。经对马尾松种源、林分和单株不同层次的遗传变异等方面的长期试验研究,将马尾松种源区划为三个带八个亚区。并为不同造林区选出适生优良种源15个,这些优良种源的材积生长在南带超过当地对照4.9~104.3%;在中带的东、中西区和四川区超过当地对照18.7~160.00%;在北带超过当地对照21.5~141.8%。目前已推广优良种源540多万亩。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油松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徐化成教授等人主持完成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分设于12个省(区)种源试验研究,揭示了油松地理变异的特点和模式,并将油松划分为九个种源区,22个种源亚区,规定了“用本区种子造林,海拔不得超过500米”的用种方针,以此杜绝了种子远距离调拨问题。目前,已在河南、山西等11个省(区)的飞播、荒山造林及种子园建设中应用。该成果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

  该研究是林业所潘志刚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10年研究搞清了湿地松、火炬松的地理变异规律,根据不同种源的生长、适应性(抗病虫害、耐寒等),分别选出了适应我国不同省(区)的适宜树种及优良种源,种源增益达24%。并在不同气候带的13个省(区)营造了种源试验林、种子园、基因库,为树木改良提供了材料。目前已推广优良种源造林131.4万公顷。该成果19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杉木种子园亲本选择和育种程序

  该研究是亚林所陈益泰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浙江省重点课题成果。通过优树选择和子代测定,为浙江省筛选出一大批杉木优树种质资源和50多个优良建园亲本,其材积生长的遗传增益达20—50%。这些优良亲本已被普遍应用于杉木改良种子园建设中,极大地提高了浙江省杉木造林良种化水平。根据杉木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点,制订出科学的杉木综合育种程序,对我国杉木遗传的改良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该成果1985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树杂交品种——群众杨

  群众杨是林业所徐纬英研究员等人在我国杨树改良方面首批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之一。以小叶杨为母本,钻天杨及旱柳的混合花粉(1∶8)为父本,通过18年区域试验及性状测定,选育出10个优良无性系,具有速生、耐盐碱、耐旱、抗腐烂病及溃疡病、材质优良等特性,是适于华北及西北地区营造用材林、速生丰产林、防护林及工业用材林的好品种,其木材增益为亲本的2.5倍。目前栽种面积达149.6万亩,四旁植树5319.6万株,产生经济效益48.4亿元。1990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杨树杂交品种—北京杨

  北京杨是林业所徐纬英研究员等人在我国杨树改良方面首批选育出来的又一优良品种,以中亚细亚的钻天杨为母本,乡土树种青杨为父本,经过试验测定,三次选择,在具有杂种优势较强后代的13个无性系中选育出003等五个北京杨优良无性系,具有早期速生、树型美观、耐冷凉气候等优点,30余年来仍成为一些地区的主栽杨树品种。目前,该品种已在山西、西藏等9个省(区)推广造林99.34万亩,四旁植树1978.74万株,增加木材产量4603万立方米。1991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小黑杨杂交育种

  小黑杨是林业所黄东森研究员等人早期选育出的杨树优良品种之一。是以我国分布广泛的小叶杨为母本,苏联巴什基尔生长的抗寒、速生的欧洲黑杨为父本,人工杂交培育出具有亲本双方优良特性的新品种。经过黑龙江、吉林、山西等地区复选、试种和推广,证明小黑杨适应性广泛,具有速生、抗寒、耐旱、抗病虫、树干通直圆满、材质洁白等综合优点。目前已在“三北”地区推广1200多万亩,四旁植树1714万株,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88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中林46号等12个杨树新品种选育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黄东森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经过近10年的协作攻关,分别在江、淮亚热带、黄淮海暖温带和“三北”温带等不同气候区共选育出中林46号等12个杨树新品种。材积生长比对照(69、72杨)提高30—50%,成材期提前,育苗、造林成活率高,抗性、适应性广泛,可作为新一代杨树良种普及推广。目前已推广950多万亩,新增产值109亿元。该成果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外杨树引种及区域化试验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张绮纹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11年引种、性状测定和区域化试验,从意大利等17个国家引进的331个黑杨派杨树无性系中筛选出适宜我国生长的55号杨等6个杨树新品种,平均年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69、Ⅰ—214杨)53.3%,具有生长快、造林成活率高、抗病虫、干形好、材质优良等特点,可作为我国杨树第四代更新换代的新品种。目前,已在全国推广92万亩,新增产值27亿元。该成果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泡桐良种CO20、Cl25和毛×白33号选育的研究

  该研究是林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熊耀国等人主持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经过10年的研究测定,选育出基本上能适应不同地区泡桐发展需要的Co20等3个优良无性系,这三个无性系生长快、干形通直高大,8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比对照高26%、26%和70%,抗丛技病能力提高16%,抗逆性和材质也有所提高。目前这3个无性系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区)推广3700万株,增加经济效益9.33亿元。该成果19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加勒比松、马占相思等8个树种引种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潘志刚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50个单位近10年的协作攻关,成功地筛选出加勒比松、马占相思、墨西哥柏等8个适应我国不同气候带、不同立地条件的优良速生树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造林绿化树种资源。总结提出了一套采种、育苗、造林配套技术,为“适地、适树、适种源”提供了依据。目前已推广5.7万公顷,产生了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方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奚声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资源调查、实生选种及杂交育种等途径选育出16个我国首批早实型核桃新品种,均具有早期丰产的优良特性,4年后即进入商品生产期,平均每公顷产核桃3吨,10年生以上的低产树高接改造后第三年即可产核桃2.5kg,盛果期可增产30kg以上,出仁率在55%左右。目前这16个新品种已在山西、河南等九个省(区)推广12万多亩。该成果1990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方19个油茶高产新品种的选育

  该研究是亚林所庄瑞林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国家“七五”攻关成果。通过对100多万亩实生油茶的选优、优良无性系测定,在我国首次经三轮选育鉴定出亚林4号等19个高产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特性。在湘、赣、浙等五省48个示范点和中试林连续测产,年均产油487.5—859.5kg/公顷。目前已推广4万亩,年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同时,为我国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建立了样板。该成果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浙皱7号等三个千年桐优良无性系选育

  该研究是亚林所王金风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国家“七五”攻关成果。应用优良个体遗传效应,通过有性起源的优树无性系性、无性系测定,从参试无性系中,选育出浙皱7号、8号、9号三个高产优良无性系。其中浙皱7号六年生亩产油52.96kg,比桂皱27号(标准品种)增产85.52%,达到了千年桐全国最高产量。目前高产无性系推广面积已达5万多亩,生产桐油116.88万kg,增加产值470多万元。该成果1989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植物立体扦插生根培养装置

  该研究是林业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主持研制成功的专利成果。该装置能提供插条生根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高地温、低气温、高湿度、适宜光照等生长条件,基本上克服了在自然条件下和塑料大棚、温室内,因早春气温高、地温低、夏季高温高湿难以控制的弊端,它可常年扦插繁殖。硬枝扦插生根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提高产量10—15倍,同时在贮运移栽过程中该装置又可作为插穗和苗木的保鲜移栽包装器具。该成果1991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防治技术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研究员、国务院参事盛炜彤等人主持完成的“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经过10年的研究表明:杉木林因枯落物积累多、分解慢,自身不利于地力维护;杉木对养分需求量较高,采伐时不留枝桠,养分损耗多;杉木林通常单作纯林,缺乏自肥能力;造林前的炼山及全垦整地、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加上经营杉木林历来不培肥,故地力衰退严重。提出了不炼山或轻炼山,改全垦整地为局部整地,适当降低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发育,不连作或少连作,实行生态系统管理的维护地力衰退新途径。该成果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干旱地区杨树深栽造林技术

  该研究是林业所郑世锴研究员等人完成的造林技术成果。适用于地下水位1—2.5米的沙土或沙壤土,主要技术是使苗木基本浸在地下水中,不通过根系直接吸收地下水,为幼树额外增加了一个大量吸水的途径。同时使幼树的根系可以很快地分布到湿度高而稳定的深层土壤,得到充分的水分。因此在不灌溉的条件下,深栽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目前已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推广7万多亩,效果显著,为“三北”干旱地区造林提供了科学实用技术。该成果1988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桐间作综合效能及优化模式的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竺肇华研究员、陆新育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8年的定位试验研究,确定了农桐间作最佳结构模式和经营配套技术:在有风沙危害的低产农田初植密度5×20米,在高产农区密度为5×40—50米效果最佳。优化后的模式比单纯农作物模式其净现值、成本收益率、土地期望值分别提高58—70%,35—42%,59—70%,且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达到林茂粮丰的目的。目前已在面上推广92万亩,增加经济效益4600多万元。该成果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用材林立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张万儒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对我国大、小兴安岭等14个用材林基地重点林区及红松、樟子松等9个主要用材树种进行规模巨大的立地分类与评价研究,提出了近半个中国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系统及森林立地应用技术系统,使我国立地分类与评价在理论和方法上更趋完善,为我国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目前应用面积达500多万公顷,19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优良薪材树种选种及栽培经营技术

  该研究是林业所研究员、国务院参事高尚武,副研究员马文元等人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试验研究,成功地引进40个生长稳定、表现较好的外来树种,筛选出60个萌生力强、生物量大、热值高的乡土和传统优良薪材树种。提出了密植、超短轮伐薪炭林栽培技术,缩短了采薪周期,提高了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使沿海地区每公顷年均产薪炭材达30—50吨,华北和东北地区8—10吨,西北地区5—8吨,华中和西南地区10—20吨,比当地一般薪炭林提高产量3—5倍。目前已推广8万公顷。该成果19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松针叶束嫁接技术

  该成果是亚林所陈孝英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它是以一束针叶为接穗,以幼苗为砧木,通过嫁接和采用诱导措施,诱导叶束内短枝芽萌发抽梢,并培育成为一棵正常植株的无性繁殖新技术。该技术与一直沿用的松树枝接法相比,不仅接穗利用率提高30倍,而且有成活率、抽梢率高,生长好,操作简单,省工省料,易于推广等优点。目前已在浙、赣、闽、苏、皖、湘、奥等省的南方松良种繁育中得到推广应用。该成果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柚木培育技术的研究

  该研究是热林所完成的“六五”国家攻关成果。经过20多年试验研究,提出了通过选择优良种源,采用柚木茎尖组织快速繁殖、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造林地、合理密度和施肥、深栽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栽培技术。经1万多亩生产造林试验表明:大面积柚木林年平均树高生长可达0.9米,胸径达1.1厘米。该研究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棕榈藤的研究

  该研究是由热林所许煌灿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通过30多年的努力,查清了全国棕榈藤3属40种21变种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建立了我国最完善的标本库,收集保存国内外藤种36种5变种;揭示了各藤种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突破了微繁技术。首次系统测定了27种藤茎的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提出了藤材质量科学分类指标,为综合利用开辟了途径。目前已累计培育苗木逾500万株,营造人工藤林2000多公顷。该成果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黄淮海平原综合防护林体系配套技术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宋兆民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10年的联合攻关,在防护林结构配置、适地适树造林技术、经营管理及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分别在安徽宿县、河北饶阳、河南原阳、山东平原建立了4个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万亩综合防护林体系试验示范区,使试区内林木覆盖率由攻关前的4.8%提高到20.4%,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年均粮食产量增加8.7%,使我国防护林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已推广1500万亩。该成果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范围绿化工程对荒漠环境质量作用的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研究员、国务院参事高尚武等人主持完成的“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经过10年的定位观测研究表明:大范围绿化工程对环境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降低大气蒸发力39%,降低风速70%,林网内减少沙尘输移80%,减少降尘量48%,降低大气浑浊35%,种植业比建设前的天然荒漠牧场产出效益提高300倍。绿化开发后十年,沙漠土地经济效益(以1979年为基准年),由4.29元/公顷·年上升到1359.28元/公顷·年。该成果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盐渍化沙地适生树种选择及抗逆性造林试验

  该研究是林业所周士威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五年攻关,选育出了适生于干旱区流沙地上沙拐枣良种3个,中度盐土和重盐土上的柽柳良种各3个,提出了流沙地上直播沙拐枣、重盐土地开沟深栽柽柳、开沟引洪蓄水和围埂引洪蓄水直播柽柳等配套造林新技术。目前已在生产上推广26万亩,创经济效益1.2亿元。该成果1995年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防治荒漠化有效行动奖。1993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防风固沙林体系优化模式及示范区的建立

  该研究是林业所刘健华副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对野外点面观测调查与风洞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防沙林带阻沙效能与结构、高度、疏密度、树种组成和沙源等6个参数间关系的3个预测方程,并针对“三北”防护林建设实际,提出了极端干旱荒漠区窄带多带式,干旱荒漠区林草、乔灌混交,干旱草原区灌木固沙、乔灌混交3种优化模式。目前已推广12.7万公顷。该成果19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林业化学除草技术

  该研究是林业所陈国海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实用性技术成果。从我国林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林业苗圃、幼林抚育、整治造林地和开设森林防火道等方面研制成功了有效的化学除草药剂,提出了完善的林业化学除草配套技术,为解决我国林业杂草危害和加速发展人工速生丰产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目前已累计推广化学除草面积28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5.7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应用研究

  该研究是森保所王贵成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国家“七五”攻关成果。通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组织病理、生物活性、宿主范围、理化特性、安全试验、制剂生产工艺及使用技术等进行系统研究,表明AciN-PV是一种很好的无公害选择性长效杀虫剂,可广泛用于杨、柳、榆等尺蠖的防治,一次防治有效期长达3—5年。现已在北方11省(区)推广应用60万亩,防效均达90%以上。该成果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

  该研究是森保所陈昌洁研究员等人结合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研制成功的一种具有较高宿主特异性的细胞质多角体病毒杀虫剂。该研究的特点是利用高密度林间自然种群接种病毒,可大量获得病毒。D—CPV不仅可大量杀死当代幼虫,同时感病活虫经卵可将病毒传至下一代,显示出良好的持续感染性,是松毛虫综防中理想的生物杀虫剂。目前D—CPV用于松毛虫防治的面积在我国已达70万亩,效益显著。

  马尾松毛虫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该研究是森保所陈昌洁研究员、李天生研究员等人完成的“七五”国家攻关成果。以松毛虫种群动态模型和松毛虫综合管理优化决策模型为主体,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总结提炼已有的科研成果,并将各项研究有关内容有机地进行综合与分析,为系统模型提供各种参数,这在我国森林虫害综合管理上还属第一次。该模型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各种模拟,可以预测松毛虫的发生期、发生量以及发生地,也可为管理提供优化决策。该成果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竹子主要害虫的研究

  该研究是亚林所徐天森研究员等人完成的以竹子害虫种类、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为主的综合性课题。该研究收集了我国竹子害虫683种,隶属10目、75科、363属。根据害虫发生特点和竹林类型,针对害虫习性与寄主关系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提出了对不同害虫以营林、物理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化学药剂急救的防治方法,在南方7省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竹林面积达130万亩,防效均在95%以上。该成果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西国营林场资源经营管理决策系统

  该系统是资信所鞠洪波研究员等人完成的部重点课题成果。可用于资源档案和林相图自动更新,能实现经营目标的决策最优选择和办公自动化,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资源预测提供先进手段,给林场的森林资源管理带来了极大方便。对提高国营林场的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该系统已在广西30多个国营林场推广使用。该成果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森林资源现代化经营管理技术

  该研究是资信所唐守正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通过对森林资源与营林生产、经营决策三者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要加强信息反馈、决策反馈、实施反馈三个反馈环,实现了经营管理的动态化、现代化。设计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不断进行资源数据更新。同时开发了微机森林管理系统和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林整体生长模型系统和营林措施效果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成果与相应的立地、营林技术研究配套,完善了科学经营体系。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研究

  该研究是资信所研究员、国家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徐冠华主持完成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成果。以新一代卫星图像为基础信息源,完成了多学科、多专业遥感综合调查,建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动态监测与预测分析,为全区遥感综合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1989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华北石质山风沙防护林区遥感综合调查

  该研究是资信所研究员赵宪文等人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在航天遥感图象处理上提出了适合复杂地貌的导向比值法,使图象处理、数据库管理和应用分析为一体,实现了资源信息系统从实验阶段到大区域实用化的过渡,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微电子技术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

  该研究是木工所研究员刘耀麟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由微机控制系统和炉体两部分组成,可连续测量和显示木材含水率,自动调节干燥机内温度和相对温度,缩短干燥周期30%—50%,减少能耗35%。控制系统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几年来推广合同总值约800万元,税利合计约100万元,1990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温法纤维板污水回用试验

  该项目是由木工所袁东岩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通过对湿法纤维板生产工艺采取控制系统内水量平衡、热量平衡、污染物含量平衡及热压前加预压工序等措施,实现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长网水封闭循环使用,使生产每立方米纤维板的污水用量减少60m3,污染物排放量减少90%,成本可降低约5%。该成果198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SD—1湿粘性单板封边胶纸带

  该项目是木工所董景华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采用科学配方研制生产的SD—1湿粘性单板封边胶纸带,湿粘性能优良,在水曲柳、椴木和柳桉单板上测定其湿粘附力均高于进口同类产品。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它有利于胶合板生产实行表板改薄,提高了优质材的利用率,减少了拼板和修板数,提高了胶合板的等级率,对胶合板工厂具有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该成果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技术

  该研究是木工所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利用木质及非木质原料经过磨浆、施胶、干燥、成型以及热压等主要工序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产品组织结构均匀,力学强度高,加工性能好,尺寸稳定性能良好,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并配有专门的低毒脲醛胶,保证了产品质量。目前利用该工艺技术已建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厂达十几家。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低压短周期浸渍树脂及其贴面研究

  该研究是木工所韩桐恩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采用低压快速固化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通过浸渍、干燥制成胶膜纸,再与人造板复贴,生产出装饰板。研制的浸渍用DDN、DDS树脂成本低、游离甲醛低、树脂透明、性能稳定,产品理化性能达到国外八十年代同类产品水平,已在国内多家企业推广使用,1988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快速装卸贴面压机机组的研制

  该项目是木工所吴树栋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该机组规模适宜,总体设计思想先进,在液压和电气系统中采用了代表国内机电行行业先进水平的新技术,装卸板机结构简单,动作协调,为国产人造板表面加工设备增加了一个新品种,与进口设备相比,价格仅1/5左右,满足了国内刨花板厂的配套需要。该机已由苏州林机厂定型生产。1989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氢化松香酯类系列产品研制

  该项目是林化所宋湛濂研究员等人研制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通过研制新型酯化设备和工艺使氢化松香与不同醇类进步酯化而得到食品、电子等工业用15种酯类系列产品,并利用副产品深加工得到显微镜浸油产品。其中食用级松香酯被评为1990年国家级新产品。自1987年起先后建成四家工厂,生产能力达900吨/年,新增利税270多万元,创汇100多万美元。该成果1993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木质活性炭生产废水处理及回收技术

  该技术是由林化所刘光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以最廉价的中和絮凝剂,经净化处理,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在适当条件下得以去除和絮凝沉淀,沉淀物再经过一系列处理,控制适当工艺条件,根据溶度积原理,使回收的氯化锌溶液得以净化,并循环使用。该项技术工艺合理,流程简单、投资省、适应性强,消除了二次污染。废水锌离子去除率达97.1~99.6%。该成果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粉状松针膏添加剂生产技术

  该研究是林化所周维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粉状松针膏饲料添加剂采用松针叶绿素—胡罗卜素软膏为基料经过科学处理精制而成。产品含有维生素E、β—胡罗卜素、叶绿素、植物激素和植物杀菌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经喂养鸡、鸭、鹅、鹌鹑体重增加8~17%,家禽产蛋率提高9~19%,节省饲料8~28%。目前已在6家工厂推广应用,年产粉状松针膏饮料添加剂4000多吨。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制浆废水综合回收处理技术

  该项目是林化所刘光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先用沉淀过滤加收流失纸浆,再用厌氧法降低PH值后加酸凝固回收木素,并使用水生植物氧化塘技术降低废水耗氧量,使废水主要污染指标降至国家规定范围以下,每处理1吨废水可得:5~10公斤木素,0.2~0.7公斤流失纤维,塘内水生植物可定期采收作饲料之用,木素可直接销售或制造廉价颗粒活性炭。该成果适合我国小型草浆厂及高得率浆厂使用。1988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橡碗栲胶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该项目是林化所张宗和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采用净化分级,分别仓贮,分别浸提等连续化生产技术,将普通橡碗原料的碗壳和碗刺分开,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制取不同的产品。设计了新型热风炉,实现了用中低质烟煤连续燃烧,降低煤耗20—30%。目前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碗刺优质制苯胶、碗刺选矿胶、碗壳胶等。该成果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氢化松香及其连续化生产工艺

  该研究是林化所高级工程师赵守普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采用松香连续氢化,在小试的基础上,建立了100吨/年产的中间试验车间。制得的氢化松香产品经在十几个单位试用,具有稳定性高、耐老化、表面粘结力强等优点,达到了美国赫克莱公司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林化工业采用高压加氢技术取得了经验。为扩大氢化松香使用范围,还成功开发了松香甘油脂、季戊回醇酯、甲酯、乙酯、乙二酯等一系列产品,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成果1982所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CT—2络合剂的研制和应用

  该项目是林化所李丙菊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CT—2络合剂是采用来源广、价格便宜的橡碗刺和花香果等为原料,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制成的一种新型沉锗剂,主要用于含锗硫酸锌溶液中锗的分离和回收,可以100%代替价格昂贵的单宁酸。CT—2络合剂含单宁80%,不溶物3%以下,沉锗率大于98%,脱锑率大于72%,锗精矿品位10%以上,锌电解电流效率大于80%,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产品一直受到应用厂家的欢迎。该成果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沙棘油提取新工艺

  该技术是由林化所陈友地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在充分对比了可能采取的各种工艺后,设计了节管式液态连续萃取和单罐外循环式固液萃取相结合的溶剂法提取工艺及相应的设备,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配以独创的多维薄膜浓缩器和高真空外循环加热喷放式脱除残留溶剂,实现了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最终产品品质优良。该项目已在内蒙、陕西等地推广应用,新增产值3600万元,1993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松香聚酯多元醇研究

  该研究是林化所张跃东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针对松香的化学结构特点及最终材料的性能要求,成功地开发出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松香聚酯多元醇及组合料这一国际首创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冷库、冰箱、保温车船、建筑物墙体及房顶、工业及民用管道的保温中。目前,该产品已先后在几家工厂投入工业化生产,1993年度创利税235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4年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树皮类脂生产技术

  该技术是林化所周维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杨树皮类脂系用杨树皮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产品中有不饱和脂肪酸、甾醇、维生素E、磷脂、β—胡萝卜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应用于化妆品和饲料添加剂等行业。目前已在2家工厂推广使用,年总产值840万元,新增利税480万元。该成果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欧洲黑杨抗虫转基因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韩一凡研究员等人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合作完成的基础研究课题成果。主要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Bt基因导入到杨树细胞中,获得具有抗鳞翅目害虫的杨树无性系。经过三年的试验,获得一批转化植株(54株)。经生化测定,从中筛选出三株抗虫转基因的植株,相对杀虫率达76—100%。1993年进入大田试验,生长良好,树高及地径接近或超过对照,在试验地遭到典皮夜蛾轻度危害的情况下,三个转基因植株均未发病。该项成果在国内外尚属首创,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1994年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该研究是森环所研究员蒋有绪、热林所副研究员卢俊培等人共同承担的我院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多学科调查,定位观测和小区试验,阐明了热带生态系统高度生态适应和协同进化理论及水量平衡、物质循环、林木生长过程等基本规律。查明了本区为世界热带北缘丰富的生物基因库。对游耕农业及其生态后果进行了模拟试验生态和定位观测。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89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杨树杂交胚胎学的研究

  该研究是森环所李文钿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该成果揭示了杂交成功组合自传粉至种子成熟的过程,查明了杨树组间杂交困难组合和失败组合的主要障碍,首次成功地将含未成熟杂种胚的胚珠进行离体培养并获得了试管杂种植株,为杨树杂交克服杂种败育、克服杂种后代胚发育不良并使其快速繁殖提供了有效的生物技术。该研究在国内外一级刊物发表论文18篇,有的内容被国内外著名书刊引用,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1年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泡桐种类分布及综合特性的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竺肇华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基础性研究成果。通过近5年对泡桐种类及分布的系统研究,发现了三个新种和一批优良类型和种源。搞清了泡桐的生态和生长规律,全面分析测试了泡桐的木材解剖、化学、物理及工艺特性,为全国泡桐生产的良种化、适地适树和人工林的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泡桐木材和生物量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该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1989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森林土壤的研究

  《中国森林土壤》是林业所张万儒研究员主编的第一部系统反映我国森林土壤方面的专著。该书详细论述了我国森林土壤的形成条件,森林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森林土壤的分布、基本性质及生产力特点,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并改良森林土壤的措施和途径。该书内容全面、翔实,数据可信,是我国森林土壤工作的系统总结,填补了我国森林土壤基础研究方面的空白,推动了森林土壤学的发展。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0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杨树丰产栽培的生理基础研究

  该研究是林业所王世绩研究员和北京林业大学王沙生教授等人共同完成的“七五”国家攻关成果。主要从矿质营养、水分生理和光能利用三方面入手,紧密结合丰产栽培技术,在杨树生物量生产、造林密度,合理灌溉与施肥方面,找出了数量化的生理指标,为杨树丰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成果填补了杨树生理学科的空白,19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森林植物学基础研究及专著

  建院30多年来,我院已故院长、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郑万均等一批科技人员在植物和树木的分类、地理分布、生长特性和育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建成了我国林业系统最大的植物标本室,收集植物标本12万份,取得一批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编写了《中国树木志》、《中国植物志》(第七卷)等多种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的专著,为林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其中《中国植物志》(第七卷)1980年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木材性质基础研究及专著

  建院30年来,木工所已故研究员成俊卿等人在木材构造特征、物理力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数据,建成了中国第一、亚洲第二的木材标本室。并编写了《中国热带亚热带木材—识别、材性和利用》、《中国主要树种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木材学》等多种专著,为科研、教学及生产单位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木材的识别和应用提供了方便。其中《中国热带亚热带木材》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木材学》获首次梁希奖。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树木园研建

  该研究是由热林所王德祯副研究员完成的基础性课题。经二十多年建设,共收集国内外热带、南亚热带树种1100余种,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树种110种,国外树种327种,海南特有树种19种。并对国内外主要热带地区不同生态类型树种的适应性、栽培技术、生长量、物候期进行了长期试验观察,为树木园引种驯化、人工林、农用林建立及调节生物种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1990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WIN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WINGIS是资信所唐小明副研究员等人研制开发的一套通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开发研制过程中,吸取了国内外GIS软件的优点,采用了新一代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将地图表格制作、地理数据分析管理、电子地图综合查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林业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多种领域已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受到众多用户的好评。具有实用性强、商品化程度高、易于扩充、界面友好、容错性强等特点。

  用于森林资源调查的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该系统是由资信所研究员、国家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徐冠华等人完成的我国林业第一个卫星图像处理软件系统。它实现了遥感图像计算机分析的实用化,重点解决了利用卫星磁带数据的计算机分析进行大面积各类土地和森林分类及蓄积量估测,计算机绘制大比例尺森林分布图和蓄积量分布图技术。该系统除具有一般图像处理系统的数据等功能外,还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处理、生物量估测和资源变化监测等一系列新技术。该成果1988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环境变化对森林影响的研究

  针对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的热点问题,森环所等单位一批科技人员在“八五”期间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林业影响及适应对策、大气污染对森林的影响、中国森林炭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科学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GIS支持的生态信息系统,模拟预测了气候变化后中国主要树种的分布和森林生产力变化,提出了减排和适应对策;揭示了酸雨对森林的直接伤害和间接伤害机理,提出了营养调控的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方法;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物种、生物区系统调查和编目,建立了生物多样性长期定位监测研究站。

  海南岛热带林分类经营永续利用示范研究

  该项研究是由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资助的我院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由我院科信所、热林所、资信所与海南林业局合作执行。项目旨在以海南岛为基础,应用国内外的热带林业研究成果,创建一个既能实现保护热带林又能永续利用热带林的示范体系,进而开展型示范推广。其具体目标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分三期建立4个示范区,构成一个热带林通过分类经营实现持续利用的示范体系,为未来的热带林经营提供一种新的模式。目前,项目第一期计划已基本结束,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国内外影响日渐广泛。

  中国农用林业综合研究

  该研究是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自1982年以来,IDRC先后资助了我院竹类栽培、泡桐、棕榈藤及社会研究等17个项目。通过合作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使一批科技人员获得了表彰和奖励。结合项目,我院有160多名科技人员出国访问和接受培训,35人次为其它国家提供技术顾问,并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科学家来华交流访问。目前已有86万公顷人工林和农用林直接利用项目技术,每年提供改良苗木3600万株,创经济效益1.7亿元。

  木材综合利用研究

  该研究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项目,资助期长达10年。其目标是在木工所的基础上建立木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促进木材工业的技术发展,提高我国木材合理利用水平。十年来,通过聘请国外技术专家来华和派遣技术骨干出国培训,提高了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开发能力;并陆续建立了刨花板试验室,补充了胶合板、木材干燥试验设备,增强了我院木工所的测试手段和科研实力。项目执行至今,共有微机控制木材干燥技术等37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林业部等部门的奖励。

  中国南方热带林遥感评估

  该研究是欧洲联盟联合研究中心(JRC/EC)与中国林科院联合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项目旨在对世界范围内热带林的分布进行监测,重点在于对森林砍伐与毁坏的监管。通过两方努力,现已在中国云南境内收集了140块精确定位的地面样地上的测定林分数据,对四景TM影像所覆盖的面积进行了踏查。并在NOAA AVHRR数据分析、TM数据分类、热带林分类方案、GIS支持下对林地及毁林面积的统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外首肯。

  澳大利亚阔叶树引种和栽培试验

  该研究是中国林科院与澳大利亚农业研究中心(ACIAR)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经过8年的研究,在广东、广西等省(区)建立了桉树、相思和木麻黄树种、种源和家系试验林60块,面积达130多公顷。其中桉树110种,种源350个,家系1100个;相思41个树种,150个种源;木麻黄8个种,50个种源。通过试验已筛选出一批适于各地生长、增产潜力大的树种、种源和家系,为我国丰产林基地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优质种植材料。

  中国泡桐研究与推广

  该研究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林业部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的加强林业项目。其目标是支持中国开展泡桐的研究和开发,制定泡桐研究的综合战略,提高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的研究推广能力,建立泡桐技术推广体系,确保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经过两年的实施,已建立了泡育种园,营建了泡桐无性系测定林300亩,初步提出了农桐间作优化栽培模式和中国泡桐育种战略等成果,促进了中国泡桐事业的发展。

  ABT生根粉系列产品研究开发

  ABT生根粉是林业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主持完成的国家重点推广项目成果。已在1270多种植物的插插、播种和苗木移栽等方面应用,平均生根成活率达90%以上,农作物增产10%~40%。通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以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带动应用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等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运转机制及全程服务体系。目前推广覆盖面已达全国79.6%的县(市),获得经济效益58.34亿元,并在国际上建起了以亚太地区为核心包括五大洲26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合作网络,使ABT走向了世界。该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

  Pt系列菌根制剂的研究开发

  Pt菌根制剂是林业所副研究员花晓梅等人研制成功的促进苗木生长的广谱性菌根剂。经对各种松树苗木菌根化试验表明:可增加苗高16-131%,地径21-92%,生物量90~587%。投入产出比1∶190,一次使用可同时起到施肥、富根、促生、丰产、防疫和改良土壤等多种作用。199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推广100多万亩,创经济效益10亿多元。该成果1993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桉树引种栽培及推广

  该研究是热林所白嘉雨研究员、林业所王豁然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对桉树引种、栽培、遗传改良等研究,大规模从国外引进桉树新种63个,新种源258个,新家系572个,筛选出8个优良树种,39个优良种源和89个优良单株,提出桉树早期选择的最适林龄不低于3年和适宜华南不同生态区发展的最适尾叶桉与细叶桉种源,年生产量可达33m3/公顷。目前在广东海南等省已营造示范林1400公顷,辐射推广5万公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马尾松花粉系列产品

  该系列产品是亚林所陈炳章副研究员等人研制开发成功的专利成果。经多年研究,获取了一套科学采集、精制加工、保鲜贮存、营养物提取等最新技术。经国家食品、药品检测部门的检测表明:松花粉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保健作用,1990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曾获中国首届国际专利及新技术展览会优秀奖,第38届尤里卡发明博览会银奖,第九届美国匹兹堡发明新产品展览会金奖。目前研制的系列产品有精制马尾松花粉、松花健身酒、松花散、松花片剂、双珍糊、松花营养液、松宝胶囊、松花爽身宝等。

  珍贵花木与盆景的研究开发

  该项技术是亚林所邵蓓蓓副研究员、高继银副研究员等人以林业部重点课题“珍贵花木开发与研究”为基础,将科研、开发、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除取得了“国内外山茶花品种收集及其利用方法研究”等科研成果外,而且将茶花、树桩、盆景及珍贵绿化苗木的开发生产实现了商品化,为开发丰富的林业花卉资源开辟了新途径。目前已建成五个盆景生产基地,每年生产不同规格造型典雅的盆景10万多盆,各种绿化苗木5万多株。生产的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还远销法国、荷兰、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纤维模压技术及产品

  该项技术是木工所陈绪和研究员等人吸收消化国外产品的优点,采用新型工艺研制成功的专利产品。模压木门是经硬质实木纤维整片立体压制成型,其图案线条简洁、式样美观、色彩润泽,整体性强,不开裂、硬度高,防水、防磨、阻燃、隔音,适用于普通建筑物及各种高档建筑物的内装修,价格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50%。该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在现有纤维板生产线上,只需新增投资200万元,即可生产,一年收回投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在沈阳、北京建厂生产。

  杨木改性技术及产品

  该技术是木工所欧阳明八副研究员完成的专利成果。采用该技术对普通杨木进行化学改性处理而生产的云柚材,具有很高的尺寸稳定性,不易变形,不会开裂,木材抗缩率可达50-70%;防腐性能卓越,经褐腐菌腐蚀过的云柚材重量损失率仅为普通木材的10%,白腐菌对云柚材几乎没有影响;无毒无味,滞燃性能良好;加工性能优越,表面光滑,不起毛刺,胶粘、油漆性能与普通木材相同。花纹美观,类似柚、楠等名贵树种。该板材可广泛应用于木模、家具、门窗制作和室内装饰。  紫胶原胶生产配套技术

  该项目是资昆所侯开卫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该研究结合不同自然条件,通过选择小环境、小地形对紫胶虫进行了长期驯化试验,解决了新区条件下“虫、树、环境”三大因素不相适应的矛盾和新区远距离引种适时采种等技术难题。先后在南方9省(区)的紫胶产区重点推广了以胚胎发育为主的采种期综合测报技术。紫胶产量比推广前提高13倍,产品总值5.8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990年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余甘系列天然保健品开发

  该项技术是资昆所刘凤书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成果。通过体外模拟、动物及人体实验表明:余甘果汁及其制品对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及动物体内的合成有明显的阻断作用。现可生产余甘果汁、浓缩果汁、余甘清凉饮料、余甘果脯和罐头、余甘粉、余甘营养口服液等天然系列保健产品。西南航空公司已将此产品作为专用饮料。产品曾荣获全国第二届新技术产品展览会银奖和1991年全国优质产品信得过奖。

  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及系列产品

  该技术是林化所王宗濂研究员等人研制成功的。采用独特的施风分离,国内首创的“锥形星形阀”装置,新颖独特的“软管隔膜泵”及三流体气流喷雾技术,使喷雾及干燥技术水平可同世界最好的丹麦尼罗公司相媲美。经在内江市白马发电厂使用,脱硫率可达85%以上,售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5—25%。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陶瓷和林产化工行业。目前开发的喷雾干燥系统规格齐全,处理喷液量可达150公斤/时—2吨/时,能适用不同用户的要求。1991年荣获能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倍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该技术是林化所张宗和研究员等人研制成功。彩单宁酸生产和没食子酸生产新工艺,使产品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首创的“一步结晶法”脱色制纯,可缩短生产周期30%,收率提高4—6%,节省基建投资10—15%。一座年加工能力为500吨的五倍子综合加工林化厂,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年利税可达25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技术已在湖北竹山、四川丰都、湖北五峰、云南盐津县林化厂等生产厂家应用。1989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

  该技术是科信所开发和推广的育苗新技术。具有扦插生根容易、速度快、根系发达平衡性好、苗木质量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林木、果树、花卉、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的扦插育苗上。尤其适合于难生根树种的扦插繁殖,可替代许多植物过去传统采用的嫁接、压条和分株繁殖方法,而且可实现扦插至生根移栽全过程的水份自动化管理。目前已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1650个单位推广应用。在推广该技术及产品的基础上,1994年又根据国外先进的喷雾技术及产品开发出了三大系列近十种型号的喷雾设备及自动控制系统。

  竹林丰产及综合利用技术

  该研究是亚林所萧江华等人完成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该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利用为龙头,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竹林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建立了10万亩笋竹两用毛竹丰产林基地,开发了以外销清水罐头笋为龙头的竹笋系列产品,研制成功了以火车车箱竹胶板为主的竹材系列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增产值1.45亿元,创汇970多美元。并使项目所在县涌现了一批经营竹子的“万元户”和“百万元村”,为竹区竹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示范,为山区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该技术已在福建、江西等省60多个县推广应用。

  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

  该行动计划提出了中国林业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对策,勾画了中国林业走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是中国落实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续行动的又一重大步骤,是一项跨世纪的重大行动。“行动计划”充分体现了林业对国家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将对中国林业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部以我院为主,林业部有关司局、规划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参加撰写的重要文件,获得了林业部、科学院、国务院和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响。

  中长期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研究

  该研究是院调研室黄鹤羽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国家科委软科学成果。研究通过采用科学预测、系统分析、国内外比较、专家咨询评估、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及动态模拟仿真等研究方法,遵循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原则,提出了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七项重大科技任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林业发展环境目标战略研究

  该项研究是森环所蒋有绪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项目中的软科学成果。总结了我国森林资源规律,提出了2000年林业建设发展规划,预测了2000年我国森林覆被率、蓄积量和木材供需动态并予以评价。为我国林业发展战略制订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1989年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研究

  该研究是中国林业经济学会雍文涛名誉理事长、林经所金锡洙研究员、王幼臣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的软科学成果。经过5年多的研究,在系统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森林资源、林业企业经济、生态环境严峻形势及其原因,林业发展潜力与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论证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供给与需求、均衡发展与效率关系之后,提出了林业分工论,木材培育论和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观点。为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林情的林业发展道路,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1993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林业产业政策及区域比较研究

  该研究是林经所金锡洙研究员、刘东生副研究员等人完成的软科学成果。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林业产业结构与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并对发展的趋势做出了科学预测。该研究主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应用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产品结构与组织结构、地区结构均有量化分析。该成果分析面宽,针对性强,政策建议具体,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1993年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世界林业研究

  该研究是科信所关百多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林业部软科学课题成果。在占有1000多篇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100个不同类型国家的森林资源消长、林业发展战略、科技和生产水平、科研教育发展方向等问题。重点分析和论述了世界森林资源消长和对策、林业发展战略模式和转移、森林工业政策和林产品供需现状、林业和森林工业科技水平与发展趋势等林业发展战略的热点问题,并提出许多新的观点。该成果对我国林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本页 | 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