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胶病是危害柑桔、桃、李等果树植株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上。发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并渗出半透明黄褐色的树胶,病部树皮松裂 脱落,木质部显露,周围出现隆起的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流胶病属真菌病害,冬季气温较低时常因寒潮以及早霜使枝干冻伤,容易诱发流胶病。7月份气温过高,湿度不足,病害发生缓慢;8~9月份雨水较 多时,可再蔓延危害。
防治果树流胶病,应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为主,冬季气温下降时,进行培土、基干绑草或树干刷白防冻。刷白剂配方:生石灰∶食盐∶ 水=5∶0.5∶20~25。为防范霜冻,还可在柑桔园堆草熏烟。
病部涂药防治:用利刀刮除病部组织,或深刮至木质部,再涂药治疗。全年刮除病部或纵划病部2次,时间分别在4~5月和9~10月,刮后或划后涂 药3~4次,隔1周涂1次,药剂可选用50%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4%冰醋酸、1%硫酸铜等。
药剂防治:结合防治疮痂病,于春梢萌发前、落花2/3时及幼果期,各喷施0.8%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 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可防治叶、果的“砂皮”病。果实 采收后,用(100~200)×10-62,4-D加50%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500倍液涂于果蒂部,对杀灭病菌、防治蒂腐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