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高级搜索:
发布时间:
星天牛
2003-09-09|上海市林业站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又名花牯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分布与危害: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南方各柑橘产区及辽宁、山东、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危害杨、柳、榆树、刺槐、木麻黄、苦楝、悬铃木、无花果、樱花、合欢、银桦、相思树、海棠、垂柳、紫薇、桑、大叶黄杨、三球悬铃木、枇杷、核桃、罗汉松等。幼虫蛀食近地的主干主根,破坏树体养分和水分的运输,以致树势衰弱,重者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色而有光泽,具小白斑,体长19~39mm。头部和体腹面被银灰色和部分呈灰色细毛,不形成斑纹。触角第3~11节每节基部有淡蓝色环。雄虫触角超过身长1倍。雌虫则稍长于体。前胸背中瘤明显,侧刺突粗壮。小盾片及足的跗节被淡青色细毛。鞘翅基部密布颗粒,鞘翅表面分布许多白色细绒毛组成的斑点,呈不规则排列。

    卵:长椭圆形,长5~6mm,乳白色,孵化前为黄褐色。

    幼虫:淡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45~67mm。前胸背板前方左右各有一黄褐色飞鸟形斑纹,后方有1块黄褐色“凸”字形大斑纹,略隆起。胸足退化,消失。中胸腹面、后胸及腹部第1~7节背、腹两面均具有移动器。背面的移动器呈椭圆,中有横沟,周围呈不规则隆起,密生极细刺突。

    蛹:体长约30mm,长椭圆形乳白色,老熟时黑褐色。触角细长,卷曲,体形与成虫相似。

    生活习性:

    江苏、浙江、上海等地1年发生1代,个别地区3年2代或2年3代。以幼虫在被害寄主基部木质部或根内越冬。多数地区成虫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出现,5、6月羽化盛期,至8月下旬,个别地区9月上中旬仍可见到成虫。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4~7天,待身体变硬后才从羽化孔爬出,咬食寄主嫩枝皮层、叶片等作补充营养。过10~15天后才进行交配。1天之中成虫在黄昏前后交尾、产卵,破晓时亦较活跃,中午多停息枝干、主干休息、交尾,经8~15天产卵,以5月底至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于树干离地面5cm范围内,多数产于33~67cm高处。产卵前雌虫用上颚咬破树干皮层,呈一横向联合沟,深达木质部的刻槽,再将产卵管插入刻槽1边,在树皮夹缝中产卵。每刻槽产卵1粒,产卵分泌胶物质封口,产卵处皮层隆起,裂开,外可见呈“L”或呈“┴”形伤口,表面湿润,并有泡沫溢出。每雌一生产卵23~32粒,最多可产70余粒。产卵期长达30天左右,卵期为9~14天。成虫寿命30~60天。

    幼虫在皮下取食,孵化后,在树干皮下向下蛀食,蛀害范围约在地面下17cm以内。如遇根部,则沿根而下,可深达33cm以上。幼虫在蛀入木质部以前,在皮下蛀食,呈狭沟状,及达地平线以后,才向树干基部周围扩展迁回蛀食,形成不规则树液溢出,目标明显。30天后蛀入木质部深2~3cm,就向上蛀,蛀道、虫道中充满虫粪。9月下旬后,绝大部分幼虫,转头向下,按原道向下移动,至蛀入孔后,再开辟新虫道,并在其中危害和越冬。整个幼虫期长达300天,虫道长达50~60cm,还有部分虫道在表皮盘旋或环状蛀食,致使花木当年枯萎死亡。翌年3~4月化蛹,蛹期3.0~4.5天。

    【防治方法】:

    ①成虫盛发期,在晴天中午捕杀,在6~7月成虫产卵后初孵幼虫盛发阶段,用小刀及时刮除虫卵(危害处有流胶,容易识别),过9~10天再进行刮杀上次漏网的幼虫。②冬春季若发现树干基部排出有新鲜虫粪的植株,先用铁丝排除虫粪,然后用棉球蘸20%乐果乳剂塞入排粪孔,再用泥土将孔口封闭,15天后再度毒杀越冬幼虫。③加强园林管理,合理疏枝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降低产卵量。对天牛历年危害的老树、树枝尚残留很多幼虫的,应及早伐除烧毁。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本页 | 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