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搜索关键字: 发布时间:
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3-04-16  )
 
来源:中国林业网

鲁儿虎山中段一道沟前,在那白白的粘土层中,有众多圆溜溜的,黄白色的馒头一样的石头,就像是有人故意摆放在那里一样,整整齐齐。石头表面圆滑,石质密度不大,而且比同样的石头轻盈得多,用手来摇动,石头里面“哗哗”作响。“响石”并不多见,在锦州市古玩商城只见一块,而且石质极差,体积也很小。在中国“响石”产地极少,寻觅的人很多,是石中名品。
山里人讲:当地人叫它是“山应儿”,就是因为这种石头有响动,会说话,动起来有回应儿,不管是用手摇晃或是被山上雨水冲动,它都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有的发出咚咚声,有的发出沙沙声,有的发出哗哗声,有的发出咯咯声……最特别的石头,当你横着摇动它,它会发出沙沙声,然后把它竖起来摇动,它就变成了咚咚声。山里人喜欢它,几乎家家都有一块放在窗台上,说是它能“避邪”。当地人在山上偶尔受伤流血,常会找块响石砸开,取其经过“高温消毒”的内核粉末,撒在伤口上止血,效果很好。山里的孩子更是喜欢它,手里拿着圆溜溜的“山应儿”摇晃着,听着它发出的神奇“音乐”,满脸堆笑,伴随这美妙的音响,相互追逐着,跳跃着,欢唱着。
用手拂去石头表面的浮土,欣赏着、摇晃着这些会“说话”的石头。黄白色的外壳,有的像“球”,有的像“花生角”;有长型的,有扁型的,也有圆柱型的,但大多数都似“馒头”型。
“石馒头”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矿物药石部第十卷有这样的记载:“禹余粮,乃石中黄粉,生于池泽。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千里,延年不老。”又载:“禹余粮,性寒、味甘,可治眼疾,骨节酸痛,四脚不仁,痔漏等疾病。”
“禹余粮”又称魂石、响石、空青、药石、空石……,在中国古代一直被人们作为药物石来开发,直到民国时期,才被赏石界大家张鸿钊先生当作奇石列入《石雅》一书。据相关地质资料记载:“响石”产生于二十几亿年前重大地质事件,主要是从古海洋、古冰川、古火山以及天塌地陷般的造山运动等重大地质事件中脱颖而出,而努鲁儿虎山地区确有这样的地质痕迹特征。如:有大量的海洋古生物化石、火山流体石、火山灰、残留古冰川等等。“响石”是侵入岩的产物。侵入岩是地壳以下的炽热岩浆受到地壳内部的高温高压作用,上升侵入到某种深度,岩浆冷却后形成固体的岩体,也就是说由于岩浆有大量的气体,高温软化的岩浆在高压的作用下,就会形成“气泡”,从而“气泡”中间形成了收缩的空腔,有些微小的岩石或其他物质就会自然地含在空腔中,现在当我们摇动它时便可以作响。另据有关资料反映,“响石”主要内部成分是褐铁矿中的结核,其药材主要成分是三水三氧化二铁。现代科学验明,“响石”其外壳及内核均由许多微量元素组成,它在科学、核能、医学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用途。

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朝阳县古山子乡境内,是市级风景区,距朝阳市内30公里,距机场37公里,距海港码头165公里。保护区水系全部为大凌河支流,水流常年不断,是大凌河重要的水源地,对改善辽西生态环境、发展地方农业,确保辽西、内蒙古东部、京津外围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努鲁儿虎山为蒙语,汉语意思“脊梁山” ,契丹时称“冷陉山”。努鲁儿虎山脉是辽西地区北部的屏障,东西走向,横跨在辽西北端边界处,把辽宁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隔离开。据专家考证它是燕长城遗址所在地域之一,也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

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林木、花草、山石俊秀,面积达二千平方公倾。有齐木林、灌木林、松林、山杏林等百余种,尤为壮观的是石木参天,苍苍莽莽的原始森林,杏花、梨花、杜鹃花、映山红、冬青花、石柱子花、丁香花、玫瑰花等几十种山花野草皆四季迎景;山峰巨石,千姿百态,构成一幅天然画卷。景区内有塔山、猴山、烟筒山、南山一剑、北险峰、劈山一线天。八戒石、蛤蟆石、马牙石、鹰石、人面石、仙人石;摩崖石刻有“卧石听泉”、“情山梦水”、“醉眼溪山”、“鬼斧神工”、“杏花泉”、“鼓韵湾”......。整个景区内景观密布,超凡脱俗,妙趣无穷。 还有一条清澈见底、四季潺潺的山间小溪,自然形成三个别具特色的瀑布。这瀑布虽然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尽”,但在十年九旱,酷暑难熬的盛夏季节里,使人一睹溅飞雪的美景,确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游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杏花飘香季节,您蹬高远眺那漫山遍野的杏花,大有山舞银蛇、碧天万倾,这里成了雪的世界、花的海洋、真叫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杏花虽不高贵,但它洁白典雅,那动人的美、清新的各,每当游人身临其境时便留连忘返。近年来,劈山沟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起步。来景区休闲避暑的游人越来越多,主要以当地城市居民近距离出游为多。

在建平县北部努鲁儿虎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断断续续地盘亘着一条被当地群众称为“石龙”或“土龙”的古代长城遗迹。经考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燕秦长城。
战国时期,朝阳地区属于燕国的领地。当时,居住在东北的东胡族经常侵扰燕国,双方交战频繁。燕昭王时(公元前311年-前279年),为了防止被打退至漠北的东胡族卷土重来,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又筑起“自渔阳至襄平的”的防御工事-燕长城。秦统一六国后,又将原秦、燕、赵三国的长城增修连接起来,形成了自甘肃岷县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燕秦长城”的说法即由此而来。
燕秦长城历经了2300多年的风雨蚀变,但在建平县张家湾南山至蛤蟆沟北梁之间,至今还保留着长7公里、宽约定俗2米、高1米左右的城墙遗址。其中烧锅营子乡化匠沟村北山上的一段保存最好,石砌结构仍清晰可见。另外,这一带还发现了许多古代用于驻兵的屯粮的附属城地。
燕秦长城之所以被当地群众称为“石龙”或“土龙”,主要是因为长城因地制宜建造而成。越山岭时凿石垒砌,经平川就动土夯筑,须跨河流便设立渡口。燕秦长城从赤峰南部与建平县热水相对的老哈河口进入建平县境,蜿蜒80多公里,然后至二十家子镇东出转入内蒙古敖汉旗。这段燕秦长城遗地现已作为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加以保护,并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

 

 
  [推荐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