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林业网 神农架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奇特的华中地理人文景观、远古的神农氏文化、淳朴的民俗风情和神奇的人类未解之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些异常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彼此紧密联系、交相呼应、浑然一体,共同把神农架构筑成了一个天人合一、令人向往的旅游乐园。
1、自然景观中华奇绝
天然地质博物馆 拥有前寒武系典型的神农架群地层剖面、神农架穹窿“华中屋脊”、板桥大断裂、叠层石群、石林石芽石笋群、冰川擦痕、冰川漂砾,形成了以山岳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为主、纷繁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
华中的天然水塔 神农架是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群山巍峨、植被完好、森林繁茂,年涵水量30余亿立方米,哺育了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四大水系,317条河流,是三峡库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华中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南北气象万花筒 “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最低点石柱河谷海拔398米,海拔相对高差2707.4米,北亚热带与暖温带、寒温带交汇,不仅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景观,还造就了云海、佛光、雾凇、雪峰等奇特壮丽的气象景观。
自然的生物迷宫 神农架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地区、世界重要的农作物起源地,是中国14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特有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是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与适应性样带的重要代表,囊括了北至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至日本中部、西至喜玛拉雅山动植物区系成分。
科学探秘的殿堂 穴居高山的短嘴金丝燕、频频出现的白化动物、千年相传的野人之谜,以及神奇的南天门佛光、板桥河发声洞、潮水河潮汐、官门山暗河、罗圈套磁场等等,众多解不完的自然之谜,吸引着国内外39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学家、科考工作者从事对神农架地区的考察、研究。
2、文化神韵华夏瑰宝
神农文化福泽华夏 相传神农氏在神农架生活38年,尝百草、识五谷,驯化六畜,建立八大功绩,开创中华农耕文明先河,开启中华药食同源文化发端,后世基于神农采药著述《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华药学宝典,影响深远、惠泽华夏。
创世史诗释译传奇 《黑暗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宇宙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故事,被称为汉民族首部创世史诗,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历史、艺术、宗教、民俗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荟萃芳流千古 远古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屈原神农架著述神秘《山鬼》,汉代和亲使者王昭君浣纱香溪河畔,唐中宗李显游历神农架,明代李时珍三进神农架著述《本草纲目》,近代英国亨利、美国威尔逊只身考察神农架,民国房县县长贾文治、植物学家王战等率团考察神农架。神农架最早东汉时代有建制,明后江汉等地移民纷至,清中白莲教义军辗转,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红三军、李先念五师突围转战于此,遗存所在皆是,遍及山野。
民风民俗异彩纷呈 神农架是江汉、中原、巴蜀民间文化的交汇地带,民俗乡风博采众长,独成一体。反映秦巴原住民喜怒哀乐的百代民风土家婚俗、打丧鼓、山锣鼓、打火炮、挂吞口堪称中原文化的活化石;源自楚地宫廷音乐的巴楚古歌在此流唱;出自唐宫廷的礼仪、酒俗,土家服饰、宴饮、屠牲、堂戏、皮影延传至今。
生态文明演绎和谐 神农架原始古老洪荒,中国特有物种荟萃,科考科研络绎不绝。英国学者亨利采集标本存于英国皇家博物馆,架起生态交流的桥梁;金丝猴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彰显其生态旅游价值;野人之谜世界瞩目;炎帝搭架采药、李时珍《本草纲目》弘扬中医文明;完好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的生物群落,发挥空气净化仪、气候调节器、水源涵养地的巨大作用,形成了以生态旅游为载体,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现代林业示范区,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